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规划北京:“梁陈方案”新考

规划北京:“梁陈方案”新考

  • 字数: 424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浩|
  • 商品条码: 978752282242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梁陈方案”是中国城市 规划史上受广泛热议的一个 著名大事,也是关系首都北 京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话 题。 本书作者在对一些基本 史实进行耙梳的基础上,借 助一则最新发现的重要史料 《梁林陈评论》,揭示出梁 思成等与苏联专家争论的真 正分歧所在;并通过对梁思 成“新北京”规划思想的渊源 和现实根据、陈占祥规划思 想的来源和工作经历,以及 苏联专家规划思想的主要来 源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梳理, 厘清双方规划争鸣的关键要 义,进而从多个视角系统理 解和认识“梁陈方案”的全貌 及前因后果。 作者作为城市规划史专 家,根据一手资料所做史的 料梳理,以及冷静、严谨、 理性的考察和论证,保证了 论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作者简介
李浩,城市规划博士(师从邹德慈院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委委员,邹德慈院士工作室主任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史实考辩 第一章 争论之始:若干基本史实 一 1949年来华的首批苏联市政专家团概况 二 1949年11月14日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的报告会 三 多个版本的巴兰尼克夫报告 四 《巴兰报告》、《巴兰建议》和《梁陈建议》 第二章 真正分歧所在:以新发现的一篇由梁思成、林徽因和陈占祥合著的评论文章为中心 一 《梁林陈评论》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二 “梁巴共识”:若干历史误会 三 “梁巴之争”? 四 真正分歧所在 第三章 1949年5月8日北平市都市计划座谈会:梁思成“新北京计划”构想的早期呈现 一 首都规划问题的出现 二 1949年5月8日召开的一次都市计划座谈会 三 梁思成“新北京计划”的早期设想 四 北平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成立及初期工作 第二篇 思想探源 第四章 梁思成“新北京计划”构想的起点:对日伪时期西郊新市区规划的批判与利用 一 北京“城外建城”之肇始 二 日伪时期制定的《北京都市计画大纲》(1938年) 三 北平西郊新街市计划 四 北平光复后的西郊新市区规划 五 梁思成对北平市西郊原新市区规划的批判与利用 第五章 梁思成首都行政区规划思想的重要源头:1929年南京《首都计画》之中央政治区规划 一 梁思成早期的规划实践探索:《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 二 1929年南京《首都计画》及其中央政治区规划 三 南京《首都计画》对梁思成规划思想的影响 四 南京中央政治区规划的修订及实施情况 第六章 志同道合:陈占祥对梁思成的支持及与其的合作 一 梁思成对陈占祥的器重 二 陈占祥师从阿伯克龙比的经历及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 三 陈占祥与娄道信等合作的南京“首都政治区计划”(1947年) 四 南京“首都政治区计划”的后续发展 五 陈占祥对“梁陈方案”的贡献 第三篇 争论解析 第七章 1949年9月首都规划形势的重大变化 一 中共中央驻地从西郊迁至中南海 二 首都各行政机关在城区内的“见缝插针”驻扎 三 苏联市政专家来华并介入城市规划工作 四 1949年10月6日北京市委领导与苏联专家的座谈 第八章 中苏规划专家思想的首次交锋 一 1949年11月14日报告会中苏专家的讨论情况 二 梁思成等与苏联专家争论的两个主要问题:行政机关位置及房屋修建层数 三 关于首都行政机关建设的政策考量 四 “梁巴之争”的实质:是规划理想与现实之争吗? 第九章 大城市内改扩建:首都规划建设的苏联经验 一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理论指导下的首都莫斯科规划 二 新城建设或城内改建:莫斯科规划模式之争 三 莫斯科的道路广场规划及城市空间艺术设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