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奇迹的政治

奇迹的政治

  • 字数: 207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李笑宇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836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权力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制宪权是一种创造新的宪法、确立新的政治秩序的权力,是现代政治的本源性权力。本书是一部研究德国政治思想家卡尔?施米特国民制宪权理论的著作,主要围绕制宪权的起源、运作机理及其思想史渊源,制宪权与宪定权的神学和形而上学基础,制宪权在日常状态下和非常状态下的权力形态,作为主权者的人民在日常状态下和非常状态下的存在形态,主权者的代表制等现代政治的重大命题展开分析研究。本书在精读精解国民制宪权理论的主要逻辑与核心观点的基础上,以西方政治思想史为经,将卡尔?施米特放在相关政治思想史的脉络中予以关照,爬梳其思想渊源;以同时代的魏玛思想家为纬,将施米特的一些论战性观点放在魏玛的共和危机中予以解读,注重施米特与其他思想家之间展开理论对话。本书对卡尔?施米特思想的研究者,对制宪权理论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笑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教研室讲师,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师从洪涛教授。主要从事民主政治、国家治理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曾在《学习与探索》《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史》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多项省部级课题。曾获2018年度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调研课题成果一等奖,2022年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课程创新优秀奖。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秘书,上海市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研究员,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党建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篇章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施米特论制宪权 第一节 国民制宪权理论的诞生 第二节 制宪权理论的概念基础 第三节 施米特论制宪权之构成及其思想史渊源 第四节 施米特论制宪权之运作机理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制宪权的形而上学基础 第一节 法学概念的社会学——施米特论政治与神学之间的对应性 第二节 制宪权的形而上学基础——上帝的绝对权力 第三节 潜能优先于实现的现代存在论 第四节 国民制宪权理论与激进意志主义之间的结构一致性及其不同 第五节 重建超越性:具体生命的哲学与政治的原初经验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奇迹的第一张面孔:主权专政 第一节 引言:革命的现代意蕴 第二节 “国家理性”论题在思想史脉络中的缘起 第三节 国家的本质:制宪权力抑或法律秩序——施米特与凯尔森的思想纷争 第四节 主权专政:诞生历史、权力形态与目标使命 第五节 主权专政抑或委任专政:魏玛共和制下总统角色的再定位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奇迹的第二张面孔:人民在宪法之上的喝彩 第一节 引言:魏玛议会制立法型国家的危机 第二节 民主制的前提与政体形式原则 第三节 人民在宪法之上的喝彩:存在形态、代表原理与神学渊源 第四节 奇迹的火种——并立于宪法法规之旁的人民 第五节 主权者人民的直接在场、制宪意志的当下性与具体人格代表制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审议的政治抑或决断的政治:两种制宪权理论对勘 第一节 从自我的对象化到共同此在——审议政治的形而上基础 第二节 两种政治的概念及其交锋 第三节 迈向审议政治的政治自由主义 第四节 两种制宪路径以及政治自由主义的局限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