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记里的教育世界:晚清、民国士人日记阅读札记

日记里的教育世界:晚清、民国士人日记阅读札记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田正平
  • 商品条码: 9787572019708
  • 版次: 1
  • 页数: 42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田正平先生多年来研读晚清和民国部分士人,如曾国藩、黄炎培、胡适、竺可桢、郑天挺、朱自清等的日记后,给我们展示的一部独特的近代教育史研究专著。作者勾勒出大变革时代下教育转型的丰富内涵,为我们深入认识和评论那段逝去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书中既有先知先觉者的呐喊和壮烈行动,也有读书人的心态变化和社会风尚的转移变迁,更人们为人、处事、治家、读书、修学等的经验总结。
作者简介
田正平,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领域:中国教育史。著有《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传统教育的现代转型》《调适与转型:传统教育变革的重构与想象》等,合著《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以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考察为中心》,主编《世纪之梦: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中外教育交流史》等。
目录
前言 秋气不惊堂内燕——《管庭芬日记》阅读札记 一、“升斗之馆谷以糊口” 二、“何年方听鹿鸣歌” 三、“秋气不惊堂内燕” 读书·修身·治家——《曾国藩日记》阅读十L记 一、读书:贵在立志,重在“深造自得” 二、修身: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三、治家:“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八字诀 一位省级最高教育行政官员的工作日志——《严修日记(1894—1898)》阅读札记 一、剔除积弊,转变风气 二、倡导新学,培植人才 三、“二百年无此文宗” 侍讲学士的困境与出路——《恽毓鼎澄斋日记》阅读札记 一、王朝利益的考量:对改革科举与停废科举的矛盾心态 二、家族利益的考量:对新式学堂的矛盾心态 教育大变革中的一位乡村塾师——《刘绍宽日记》阅读札记 一、新知改变观念:刘绍宽的阅读世界 二、交游开阔视野:刘绍宽的交游踪迹 三、新角色、新作为:投身新式教育 四、超越一乡一邑,服务温州地区 五、回归:不愿与闻新学务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另一类解读——《朱峙三日记(1893—1919)》阅读札记 一、悄然变化的私塾生活 二、考取秀才的喜与悲 三、学堂教育的新与旧 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子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一、刘大鹏:科举废除“心若死灰” 二、朱峙三:“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 三、阅历、利益与心态 寻病源与读方书——《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阅读札记 一、“内国考察,寻病源也” 二、“外国考察,读方书也” 三、“自尊自立,择善而从” 理念·境界·情操——《竺可桢日记(1936—1946)》阅读札记 一、大学使命:追求真理、培育英才、转变风气、报效国家 二、精神境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三、道德情操: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襟怀广阔、平易近人 救国千万事,造人为最要——《胡适日记全编·留学日记》阅读札记 一、“学以济时艰,要与时相应”:从农学到哲学 二、“树人之道,端赖教育”:从基础建设起 三、“世安可容无大学之国乎?” 忠厚诚笃,家国情怀——《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阅读札记 一、“斯人不出,如苍生何” 二、“忠以尽心,恕以及人” 三、“勤勉奉公,洁身自好” 四、“万里孤征心许国,频年多梦意怜儿” 一位大学教授的自我修为——《朱自清全集·日记》阅读札记 一、“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学教授” 二、“教了几十年书,总是那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