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可见性与不可见性(西方绘画中的图像叙事及其话语隐喻)

可见性与不可见性(西方绘画中的图像叙事及其话语隐喻)

  • 字数: 23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杨向荣|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27182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问题意识, 以西方艺术史上的代表性艺 术家和经典艺术现象为线索 进行章节建构。本书每一章 聚焦一个艺术家或一种艺术 现象,试图基于古典到当下 的西方艺术史实践来探讨图 像的叙事建构及其话语隐喻 本书关注三个关键词:图像 表征、叙事建构、话语隐喻 。“图像表征”是现象层面的 考察,也是本书的个案支撑 。“叙事建构”是现象的深层 学理剖析。“话语隐喻”研究 图像叙事背后的社会文化、 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话语。 本书引入艺术哲学、艺术社 会学和艺术跨媒介性视角, 从社会理论、美学、文化、 哲学和艺术等学科相融合的 角度对研究对象展开探讨, 进而从个案与学理相结合的 层面为当下的艺术欣赏与艺 术批评提供理论支撑,也为 解读当下的艺术理论提供实 践支撑。
作者简介
杨向荣,1978年出生,南京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2008年和201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美学与艺术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人员,浙江省优秀教师,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等职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4项,重大项目子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13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和摘载。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2019)和三等奖(201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6)和三等奖(2012)等奖励多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陶绘中的故事:古希腊的图像叙事 第一节 剧场性故事:陶绘的图像叙事内容 第二节 视觉化语言:陶绘的图像叙事策略 第三节 话语建构:陶绘的图像叙事隐喻 第二章 教义的表征:中世纪的图像叙事 第一节 象征叙事:中世纪的图像表征 第二节 反偶像崇拜:图文之争 第三节 视觉禁忌:教义叙事的话语隐喻 第三章 上帝的目光:艾克肖像画的秘密 第一节 图像学阐释:从潘诺夫斯基出发 第二节 上帝住在细节中:图像的象征叙事 第三节 指涉的自我封闭:图像叙事的再现危机 第四章 凝视的目光:委拉斯凯兹的心机 第一节 视觉秩序:凝视的多重话语 第二节 模糊镜像: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第三节 再现危机:图像叙事的话语隐喻 第五章 绘画的沉默:马奈与“物-画” 第一节 拆解指涉性:可见性的“物-画” 第二节 移动的观者:再现的悖论 第三节 艺术与现实:图像的叙事深渊 第六章 图与词:马格利特的图像哲学 第一节 组合与重复:画面的隐秘叙事 第二节 破坏性入侵:命名的越界叙事 第三节 双重编码:图与词的断裂叙事 第七章 图像叙事与再现考古:福柯的视域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再现危机的出现 第二节 颠覆指涉性:现代艺术的再现危机 第三节 福柯的视域:再现的知识学谱系 第八章 表象的真实:塞尚的物性世界 第一节 表象的颤动:苹果的内在性 第二节 自然的显现:风景画的内在秩序 第三节 绘画的真实:反透视的视觉建构 第九章 塞尚的怀疑:梅洛-庞蒂的图像美学 第一节 塞尚的怀疑:梅洛-庞蒂的解读 第二节 图像的肉身:身体与视觉经验 第三节 创造性表达:身体与绘画自由 第十章 镜像叙事:再现观念的变迁 第一节 模仿与象征:镜像的再现史 第二节 非确定性关联:镜像的指涉偏离 第三节 镜像的话语隐喻:批判性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