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 字数: 752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郝慧琴, 马存根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13281355
  • 版次: 1
  • 页数: 52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论述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免疫性疾病的中西医理论,使读者对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下篇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介绍免疫性疾病的检测和常用的中西药物及其他中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方法除药物外,还包括针灸、推拿、外治法、康复等;西医学方法除药物外,还包括免疫疗法、基因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等新的治疗方法,力求为医生和研究生提供更多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下篇是免疫性疾病的各论,对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和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证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及护理调适等进行论述。主要体现临床实用性,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更多地融入了广为接受的观点,便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也便于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生在学习中使用。本篇中的各个疾病在治疗部分均列举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便于读者了解中、西医各自的治疗特色,注重启发性和可读性。总之,《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强调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力争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前沿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特色:在全面系统地回顾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发展进程中二者关于免疫学发展史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特点,首次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的概念,作为中西医结合免疫学,本书着眼于聚焦疾病,强调结合。本书的重点是临床免疫学部分,力求系统地将临床上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囊括进来。特别强调每一种病的现代免疫学、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免疫学部分要各占相当的比例;在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聚焦免疫学。
作者简介
马存根教授多年来从事临床神经病学和中西医结合脑病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工作,系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文字处理能力。以主编或者第一主编的身份连续编写了《医学心理学》第1版(主编)、第2版(主编)、第3版(主编)、第4版(第一主编)和第5版(主编)。本教材第1版于2000年6月出版发行,此后又进行了4次修订,第5版于2019年3月出版发行,在100余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得到了实践应用。截止2020年10月底,累计印刷45次,总印数超过964050册。本教材先后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5年,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年,山西省教育厅)和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2020年,山西省教育厅)。“医学专科学校医学心理学课程建设与实践”获2001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人民政府)。本教材的第2版获得了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3版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另外,还以第一主编身份编写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科起点本科)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04. 北京。 郝慧琴教授多年来从事临床风湿病学和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工作,系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文字处理能力。担任《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诊疗概要》第一主编,2020.10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66.5万字。该教材于2020年10月已作为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炎性关节疾病中西医结合基础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教材使用,得到相关专业教师及研究生的一致好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