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字数: 24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杨光斌|责编:李国庆//贺志红//马海英//刘袁源
  • 商品条码: 97873003188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政治学的知识统摄性和 社会科学学科基础性,决 定了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 的形成必将夯实中国式现 代化的理论根基,助推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书 先是简单梳理了西方政治 思想史之“多变”及其缘由; 然后阐述了冷战时期论证 西式民主政体合法性的西 方政治学如何变成了“改变” 他国的政治学,并制造了 旨在“转型”的范式;接着研 讨了百年来“求变”的中国政 治学的得与失;最后总结 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 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即建 制性的国家治理研究是中 国政治学的主流。中国的 成就必须得到正面的解释 ,不能解释中国成就的理 论不能算是好的社会科学 理论。理论必须直面基于 中国历史文化和经验所取 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必须 上升为概念、理论乃至范 式,由此,社会科学需要 一场范式革命,历史政治 学应运而生。
作者简介
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政治评论》创刊主编。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央党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若干大学兼职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国内外一流刊物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出版了《让民主归位》、《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等11部著作,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目录
绪论 巨变时代的政治学研究议程 一、社会科学的一般状况:需要一场范式革命 二、比较政治学的新议程:从制度比较到治理能力比较 三、国际问题研究的新议程:从国际关系学到世界政治学 四、比较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的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 五、结语 第一章 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从“求变”到“求治” ——政治学学科史的视角 一、中西政治思想史:“恒常”与“多变” 二、兼具“建制派”与“革命派”二重性的西方政治学:从论述自己的政体合理性到改变他国的政体合法性 三、“世界时间”中的中国政治学:百年之变的得与失 四、找回“致治”传统:以国家治理研究为核心的中国政治学 五、余论:研究真实的“社会”,建构可用的治理理论 第二章 什么是历史政治学 一、政治学范式的困境 二、政治学的传统:以各自历史传统为方法 三、历史与政治社会理论 四、历史本体论:历史政治学的关键词 五、认识论维度上的历史政治学 六、历史政治学的方法论 七、作为政治学知识增长点的历史政治学 八、历史政治学的几个问题 九、结语 第三章 历史政治学的知识主体性及其功能 一、历史研究的知识主体性:不同的历史与不同的知识 二、历史政治学与政治学的知识来源问题 三、历史政治学与避免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 四、历史政治学之“求善治”与研究善治的方法论 五、历史政治学与历史观 第四章 历史政治学的理论辨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韦伯历史叙事的真相:“西方的兴起” 二、“回到事情本身”的历史政治学:欧洲史一全球史-宗教史下的资本主义精神 三、韦伯为什么要“改写历史”:作为文化帝国主义者的韦伯 四、结语:重新认识韦伯,重新定位《新教伦理》 第五章 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研究 一、历史政治学的路径 二、作为中华文明基体延续的当代中国政治 三、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政治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四、历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相互意义 第六章 历史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以现实主义为例 一、国内的现实主义理论研究简述 二、现实主义理论:“理论发明”的产物 三、找回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本体论:帝国主义 四、帝国主义:现实主义的另一面镜像 五、帝国主义的“国家性”问题 六、结构现实主义的“强理论”建构:一项失败的理论工程 七、历史政治学的几点理论发现 第七章 历史政治学与世界政治研究 一、世界政治学的学科内涵 二、世界政治的研究单元:政治思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