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尴尬的笑(英国喜剧电影研究)

尴尬的笑(英国喜剧电影研究)

  • 字数: 41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韵|责编:张玥
  • 商品条码: 97875227174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多维度史学分 析法、跨学科文化研究与理 论批评范式,以“历史-文本 -文化”为研究路径展开,以 历时性的英国喜剧电影史序 为纵向线索,以共识性的英 国喜剧电影文化为横向坐标 ,力图还原英国喜剧电影独 具一格的民族风貌。作者通 过史学流变剖析“英式幽默” 的民族想象与文化认同的有 效性,深入电影文本,探寻 其“尴尬的笑”的趣味生成, 并探讨流行喜剧、社会症候 和“英国性”之间的转换关系 ,从而论证英国喜剧电影的 喜剧策略是在其历史中不断 通过构建、维持和重构“英 国性”而实现的。
作者简介
张韵,女,1989年3月生人,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学术成果多发表在《当代电影》、《电影文学》等学术期刊,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2021年度国家社科优博项目及各类科研项目若干。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喜剧电影、西方电影理论、类型电影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英国电影:尴尬的“在场” 二 英国喜剧:通往“想象的共同体”的“捷径”? 三 作为“整体观念”的英国喜剧电影研究 第一章 喜剧史述:批评视角下的英国喜剧电影流变 第一节 默片时代和被遗忘的喜剧(1896年—1920年代) 一 喜剧先驱和早期趋势 二 “嬉闹”到“讽刺”的转型 三 文学改编和喜剧明星 第二节 有声喜剧和“伊灵”的巅峰(1930年代—1950年代) 一 有声喜剧的阶级地理 二 伊灵喜剧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 系列喜剧和电视亲缘(1960年代—1980年代) 一 Carry On系列喜剧的延续性 二 情景喜剧衍生电影的周期性 第四节 “各取所需”的创作格局(1990年代—2000年代) 一 “非主流”的喜剧形式:“另类喜剧” 二 英国气质的商业风潮:浪漫爱情喜剧 三 现实主义的悲剧底色:工人阶级喜剧 四 漂泊寻根的异族文化:外裔家庭喜剧 五 “酷不列颠”的黑色幽默:黑色喜剧 第二章 喜剧形象:阶级、性别与身份指涉 第一节 以阶级身份认同形塑喜剧形象 一 工人阶级喜剧人物的形象旨趣 二 中产阶级喜剧形象的性格特质 第二节 从性别关系探索喜剧形象成因 一 模式化女性:公开的刻板印象 二 男性同性社群:团体与同盟 第三章 喜剧语言:趣味的形式和意义 第一节 有趣的形式:方言 一 “北方喜剧”的地域特异性 二 “语言密码”的阶级烙印 第二节 趣味的意义:双关 一 双关语的“机智性”与“游戏性” 二 喜剧性表演与“视觉双关” 第四章 喜剧语境:尴尬情境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尴尬情境:一种英国模式 一 “社交尴尬”的喜剧意味 二 “狂欢化”仪式的喜剧情境 第二节 文化语境:喜剧的“英国性” 一 英式幽默的“神话” 二 归属感与“邀请函” 结语 附录 参考影片(Filmography)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