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以浙江实践为例)

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以浙江实践为例)

  • 字数: 31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萍|责编:宫京蕾
  • 商品条码: 97875227130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化视野中的诸多乡 村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需要 回应的重大命题。本书在梳 理国际乡村社会学近30年研 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浙江 实践和经验,讨论了中国村 庄转型的内涵、转型的动力 机制以及转型的路径选择, 试图呈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 的图景。
作者简介
王萍,政治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在《社会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等发表论文10余篇,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三全十服务:理论、实践与经验》学术著作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浙江省规划重点及一般项目3项,地方政府部门委托项目3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变迁 第一节 提出问题 一 现代化卷裹中的乡村 二 村庄的现代命运 第二节 研究述评 一 现代乡村研究模式 二 乡村转型二元论 三 研究趋势 第三节 内容与框架 一 主要内容 二 框架结构 第二章 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村庄转型 第一节 中国“村庄转型”命题的提出 一 农村问题化与新农村建设 二 村庄转型的基本构思 第二节 发达国家乡村转型研究及提供的资源 一 发达国家乡村转型过程与启发 二 乡村转型的研究规范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节 拟解决的问题 一 村庄转型内涵的界定 二 村庄转型的影响机制 三 村庄转型的可能样态 第三章 村庄转型的内涵 第一节 乡村、村庄的概念阐释 一 什么是乡村 二 什么是村庄 三 乡村、村庄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为什么选择村庄 一 村庄研究模式 二 村庄的实质意义 第三节 什么是村庄转型 一 何谓转型 二 何谓村庄转型 三 村庄转型的影响机制 第四章 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之一:去农业化 第一节 村庄“去农业化”研究 一 发达国家乡村“去农业化”研究 二 中国农村“非农化”研究 第二节 村庄“去农业化”变迁 一 农业与村庄关系的变迁 二 村庄“去农业化”的两大趋势 第三节 “去农业化”与村庄转型的机理 一 “去农业化”与村庄结构转型 二 “去农业化”与村庄功能转型 第五章 新农业村庄转型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中国式农业转型与村庄变迁 一 “新农业”及其影响 二 新农业发展与村庄社会的联结要素 第二节 新农业村庄的实践与案例 一 新农业村庄的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