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 字数: 27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吴宁宁|责编:刘如东
  • 商品条码: 97875228206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推动高校思 政课创新性发展的现实诉求 ,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伦理文化的视域出发,详细 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 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 值,并通过对现实境遇的分 析,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伦 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 行性和必要性,并对中华优 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 政课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遵循的主要思路和核心要义 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 尝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培育”“以文化人与以文育 人”“以德治国与中国之治”“ 和谐社会发展与建构人类命 运共同体”四个方面进行教 学案例的探索,最终凝练出 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 入高校思政课的“五维协同 联动”教学创新模式及其教 师期待,以期推动高校思政 课高质量发展,巩固高校立 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作者简介
吴宁宁,女,1981年12月生,辽宁沈阳人,哲学博士,先后在辽宁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与并主持多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在《思想政治理论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南大学学报》《南昌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北京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合著和专著多部。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内涵及主要价值取向 一 何谓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 二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主要价值取向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支撑 二 为树立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沃土 三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夯实文化底蕴 四 为个人立德修身提供精神给养 五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中国智慧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际遇 二 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文化支撑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与文化内在相融互通 二 有助于维护意识形态高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 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四 新时代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原则和要义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原则 一 科学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关系 二 注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深度和广度 四 基于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要义 一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思路 二 以案例为依托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要求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探索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学案例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因子 二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以文化人教学案例 一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重德修身 二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人生观培育 三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公共道德、家庭美德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中国之治教学案例 一 传统德治文化与以德治国 二 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国之治理理念 第四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和谐社会建构教学案例 一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和谐社会发展 二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 第一节 “五 维协同联动”: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一 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重构,打造高阶课堂 二 教学方式革新:立足于案例教学,综合多种教学方式 三 教学环境出新:探索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发力的高效课堂 四 教学评价立新:以动态化、个性化为引导,主以过程化的评价方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