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与快乐·文化的诗学

文学与快乐·文化的诗学

  • 字数: 32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张柠|责编:李倩
  • 商品条码: 97870405943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文学与快乐”和“ 文化的诗学”两部分组成。 上编“文学与快乐”以中国文 学作品中几个著名的文学形 象(阿Q、贾宝玉、西门庆 、猪八戒、周伯通)为分析 对象,分析他们与“快乐”的 关系。上编以“文学形象研 究”法为基础,同时也借助 于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 科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 中国叙事文学中“快乐形象” 之所以罕见的社会历史渊源 ,“快乐经验”表达之所以受 阻的文化心理因素。下编“ 文化的诗学”收录了12篇文 化研究论文,所涉话题广泛 ,将“城市”“网络文学”“青 花瓷”“英雄形象”等大众文 化与“寓言”“细节”“故事”“叙 事”等精英文化放到“文化事 实”这个范畴之中进行梳理 ,通过形式分析的方法,阐 明这些文化实践的价值和意 义。 本书是作者经过若干年 的学术积累而形成的作品, 其专业性强、知识覆盖面广 ,且立意较高、内容翔实、 逻辑清晰,具有学术性与通 俗性。作者对全书文字,包 括引文和注释,作了校阅修 改,并依照当前的学术规范 ,添加了索引,以期更便于 读者抓住相关研究的重点与 脉络。
作者简介
张柠,作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创作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小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委员。出版学术著作《土地的黄昏》《文学与快乐》《感伤时代的文学》等。曾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录
上编 文学与快乐 第一章 土谷祠里的阿Q:论小人之乐 一、快乐的“小人”阿Q 二、作为“文学形象”的阿Q 三、原始的唯物的快乐 四、阿Q与快乐的分类学 五、阿Q的快乐秘诀 第二章 大观园里的贾宝玉:论贵人之乐 一、快乐:从小圆满走向大圆满 二、贵族公子贾宝玉的快乐标准 三、正邪的道德和清浊的美学 四、贾宝玉的快乐之途和方法 第三章 清河县里的西门庆:论恶人之乐 一、情欲标本:《金瓶梅》和《红楼梦》 二、肉体快乐和西门庆行乐之法 三、西门庆稳固的“欲望三角形” 四、家庭与家族:快乐空间分析 五、宫廷与妓院:欲望空间镜像 第四章 西天路上的猪八戒:论俗人之乐 一、与猪八戒相关的文学问题 二、从天而降的“低模仿人物” 三、猪八戒的快乐:肉体化和俗世化 四、对猪八戒享乐心理的精神分析 五、猪八戒获取快乐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桃花岛上的周伯通:论逍遥之乐 一、中国文学快乐表达的艰难 二、儒家的逃避和道家的张扬 三、金庸的小说和反常的人物 四、《射雕英雄传》的五种人生模式 五、周伯通的孩童式逍遥之乐 下编 文化的诗学 庄子“浑沌”寓言故事解析 城市的形与神及其书写传统 青花瓷的符号学分析 饮酒及其诗学问题 论细节:自由对必然的偏离 故事的权威性及其中国形态 叙事结构与总体性问题 知识分子的名与实 英雄的人格和语义 论叙事作品形态与东方套盒结构 巴别尔的风景——兼驳詹姆斯·伍德 网络小说的文学性和新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文学与快乐》初版后记 新版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