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史(精)

中国史(精)

  • 字数: 760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吕思勉|责编:徐秀琴
  • 商品条码: 978755029016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史》又名《白话 本国史》,是史学大师吕思 勉先生的成名作,也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 的中国通史,开创了通史写 作的新纪元,与钱穆的《国 史大纲》双峰对峙。本书由 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 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 成,详细记叙了上起远古时 代,下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 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 上的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 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 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 世史、现代史五个不同的时 期,并按政治、地理、社会 、文化等做了全面梳理,规 模宏大,视野开阔,史料丰 富,笔调流畅,是了解中国 历史公认的优秀版本。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精彩导读
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 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现 在世界上,固然没有真正单 纯的“民族国家”。一个国家 ,要想自立于世界之上,究 竟民族宜乎单纯,还宜乎复 杂?假如说复杂,可以复杂 到怎样程度?自然也还是一 个问题。然而一个国家建立 之初总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 ,然后渐次吸收其余诸民族 ,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然 则要晓得一个国家最古的历 史,必须要晓得他最初的民 族,也是毫无疑义的了。 建立中国国家最早的民 族,就是“汉族”,这个也是 讲历史的人没有异议的。近 来有人说:“汉”字是一个朝 代的名称,不是种族的本名 ,主张改称“华族”或“中华 民族”。殊不知“汉”字做了 种族的名称,已经两千多年 ,警如唐朝用兵,兼用本国 兵和外国兵,就称“汉蕃步 骑”,这就是以“汉”字为种 族之名的一证。而且现在还 是一句活语言—譬如现在称 汉满蒙回藏,岂能改作华满 蒙回藏?况且“种”“族”二字 ,用起来总得分别。汉族不 能改作“华种”,若称“华族” ,这两个字,有时候当他贵 族用的,不免相混。若称“ 中华民族”,四个字的名词 ,用起来怕不大方便。而且 现在“中华”做了国号;中国 又是五族共和,这四个字, 用到最近的时代,意义也容 易混淆。总而言之,把臆定 的名词,来改通行的语言, 极难妥当。所以本书仍旧用 汉族两字。 然则汉族还是从“有史以 前”久已在中国本部的呢? 还是从他处迁来,入“有史 时代”,其形迹还有可考的 呢?这便是“汉族由来”的问 题。 关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
目录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汉族的由来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系统 第三章 三皇五帝 第一节 三皇五帝时代社会进化的状况 第二节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第三节 尧舜的禅让 第四节 禹的治水 第四章 三王时代 第一节 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第二节 夏殷的兴亡 第三节 商朝的事实 第四节 商周的兴亡 第五节 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 第一节 春秋 第二节 战国 第六章 汉族以外的诸族 第一节 獯粥 第二节 东胡 第三节 貉 第四节 氐羌 第五节 粤 第六节 濮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疆域 第八章 古代社会的政治组织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教育和选举 第五节 兵制 第六节 法律 第九章 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商业和货币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一节 古代的哲学和宗教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变迁 第三节 东周以后的学派 第二篇 中古史(上) 第一章 秦始皇帝的政策 第二章 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一节 豪杰亡秦 第二节 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 第三节 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斗争 第三章 汉初的休养生息 第四章 汉朝的武功 第一节 匈奴 第二节 西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