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 字数: 26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刘影|责编:吕霞云
  • 商品条码: 97875228176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话语方式乃思维之方式,概念范畴乃话语之根 本。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就是对马克思哲学思维 方式和逻辑范畴的一种追问,就是对马克思哲学“ 说什么” “如何说”“怎么说”“说给谁”“为何 说”的一种求解,就是从话语分析视角对马克思哲 学革命实质的一种探究。 “返本”是为了更好的“开新”,“溯源”是 为了更好的“向前”,“寻根”是为了更好的“发 展”。以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探究为切入点,从 思维方式和逻辑范畴层面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 学的话语危机,以期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 构找到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解决当前中国哲学社 会科学话语权贫困问题。
目录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的框架结构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内涵 一哲学作为一种话语方式 二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二维性 三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三重表现 四马克思哲学革命与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内在逻辑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话语的历史演变 一《博士论文》:纯思辨的哲学话语 二马克思哲学话语变革之径 三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完成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逻辑与突出特色 一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逻辑 二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突出特色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若干维度 一话语逻辑的转变:从思辨逻辑到现实逻辑 二核心范畴的转变:从知性范畴到生活范畴 三语言风格的转变:从晦涩难懂到通俗易懂 四话语受众的转变:从小众话语到大众话语 五话语功能的转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方法论原则 一从生活中提炼概念 二教哲学说“大众话” 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说话 四批判与继承相结合 五回到书斋与走进社会相结合 第六章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一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述学立论 二“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三“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四“借鉴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五“回到文本”与“面向现实”相结合 第七章 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境遇与路径 一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 二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的机遇 三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四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附录学术话语权的演化规律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