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研究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研究

  • 字数: 18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王泽芝|责编:李雪//刘莎
  • 商品条码: 97875218449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古典经济学为立 足点,尝试梳理出从斯密、 李嘉图到约翰·穆勒的经济 学道德观演化脉络,强调古 典经济学历经理想假定到现 实本质分析的背后蕴含的解 决经济道德问题的不同范式 。正是从综合性的思想体系 出发,斯密以“人性统一体 —交换正义—自然自由体系 ”实现他对建构理想社会秩 序的有效衔接,因此他提出 的富国裕民的市场经济体系 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也蕴含 丰富的道德价值;李嘉图立 足于客观的资本主义现实, 剖析资本主义的本质,成为 从理想的自然和谐转变到现 实利益冲突的经济理论路线 的分水岭;约翰·穆勒以现 实的阶级利益矛盾为出发点 ,探寻经济自由与经济正义 之间的协调关系,回归到斯 密关于政治、经济以及道德 问题的整体性思考。只有立 足于英国经济转型与社会变 迁的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 认识古典经济学家做出的开 创性贡献,准确把握古典经 济学道德观演化的脉络。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道德与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来源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转型:道德观演化的“牵引机” 二、政治变革:道德观演化的“风向标” 三、文化变迁:道德观演化的“助推器”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洛克和曼德维尔的经验主义功利论 二、从沙夫茨伯里到休谟的道德情感论 三、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开启 ——斯密富国裕民经济学体系的道德属性 第一节 “经济人”与“道德人”相契合:人性逻辑预设 一、“经济人”的基本规定 二、“经济人”的道德性及局限性 三、“经济人”与“道德人”契合的情感调节同情共感原理 第二节 交换正义与社会正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一、基于“同情一公正”视角的正义准则 二、作为自然正义的交换正义 三、作为社会正义的分配正义 第三节 自然自由制度:商业社会秩序的理想追求 一、对管制经济的批判与对自由放任的扬弃 二、市场经济的自由原则的确立 三、政府的有限职能与国家治理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偏离 ——李嘉图经济学体系的科学化转向 第一节 李嘉图经济理论的逻辑基础 一、数字化“经济人”的人性基础 二、古典功利主义的伦理基础 三、“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 自由至上:经济学体系的价值取向 一、完全自由的商业经济制度 二、互惠互利的国际自由贸易 第三节 从财富生产转向财富分配:经济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一、由市场决定收入分配法则 二、由理想的自然和谐论转向现实的利益冲突论 三、财富分配的价值维度的理论审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回归 ——约翰·穆勒人本经济学体系的综合视域 第一节 抽象化“经济人”与现实的人:穆勒的人性基础 一、政治经济学的道德科学属性 二、抽象化“经济人”的基本特性 三、现实的多元化人性 第二节 从经济自由到社会自由:自由的转向 一、从不受干预到不伤害的自由理念 二、以有限且有效的政府干预作为自由的实现方式 三、以“能力和发展的个人性”作为自由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分配正义:对市场机制的制度调节 一、对正义问题的功利主义基础的阐释 二、分配正义的抽象标准及基本原则 三、社会制度保障分配正义的实践维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的理论审视及现实价值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演化的理论审视 一、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社会维度 二、古典经济学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三、古典经济学个人主义的道德分析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局限性 一、基于经验主义感觉论的有限道德认知 二、利己主义本质特性的狭隘视域 第三节 古典经济学道德观的现实价值 一、自由市场经济与有效的国家干预相结合 二、制度正义奠定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 三、道德秩序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