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箱梁桥病害分析与智能化加固技术

箱梁桥病害分析与智能化加固技术

  • 字数: 226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尼颖升 刘亚丽 马晔 杨东辉 宋春霞 张学峰
  • 商品条码: 9787112286881
  • 版次: 1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针对桥梁开裂的成因分析,常用的计算模型有很多种,如空间杆系模型、平面梁格模型和实体模型等。从设计计算角度来讲,以上这些计算方法有各自的不足。空间杆系模型缺乏空间效应精细化分析,如剪力滞效应、有效分布宽度问题、偏载系数问题等;由于平面梁格法在等效原理上的近似性,不能准确反映箱形组合梁的剪应力分布和顶底板局部受力;实体模型很难和总体计算相结合,逐个单项并考虑施工过程的很难实现,且得出的应力为综合应力,不能针对性的逐条分解。而基于拉应力域的空间网格模型可以实现桥梁的精细化计算分析,并且具有分析完整性、验算应力全面性,弥补了目前常用分析方法的不足。 本书中较为详尽的阐述了箱形结构桥梁的开裂与下挠病害的现状及大致成因、混凝土桥梁设计验算中存在的问题、混凝土桥梁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的现状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病害跟踪分析方法、精细化的空间网格分析方法、拉应力域的设计理论及拉应力域理论在空间网格模型中的表现与实现,并借助于3座典型样本桥梁病害的计算分析过程,说明了拉应力域中主应力的概念如何在空间网格模型体现,同时验证了空间网格分析方法的精细化与实用化。 目前桥梁开裂后的加固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动加固的形式主要为布置体外预应力钢束。而体外束应力损失是普遍性问题,纯机械性的且没有有效监测措施的张拉锚固,有时候应力损失达到40%以上。鉴于此,本书研究将光栅光纤、钢绞线及“互联网+”的概念相结合,试图达到更精准、智能的控制短长期状态下钢索的应力状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