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

  • 字数: 24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莫书亮|总主编:刘华山//周宗奎
  • 商品条码: 97875161264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莫书亮著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旨在介绍儿 童心理状态理解能力发展研究的概念、方法和研究问 题。主要讨论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来源和基础及其 与语言和执行功能的关系,从异常发展的角度探讨了 孤独症和盲童的心理理论功能和特点,通过系列实证 研究探讨了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 响。本书适合家长、学前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 参考。
作者简介
莫书亮,男,1968年生于豫东平原的商水县魏集镇一个农村家庭。1991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教育系(现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工作多年后继续求学,于2006年获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为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关注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发展。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个人才智平平,无意人间纷争,惟爱教书写字,闲看庭前花蜂。
目录
“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总序 第一章 引子:心理理论研究的由来 第一节 引子:“心理理论”研究起源 第二节 心理理论的概念 第三节 心理理论研究:脉络和走向 第二章 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研究方法 第一节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方法 一 临床法和访谈法 二 非言语行为测量 三 认知神经科学测量 第二节 儿童对不同心理状态的理解及其测试任务 一 儿童对目的和意图的理解 二 信念理解 三 视觉观点理解 四 愿望理解 五 情绪理解 六 失言理解测试 七 矩阵博弈范式 八“思想泡”技术 第三节 青少年和成人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及研究方法 一 青少年和成人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趋势- 二 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来自非人灵长类研究的证据:连续性和独特性 一 非人灵长类具有心理理论吗?30年后的回答 二 心理理论概念的界定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三 非人灵长类和儿童的心理理论比较:可比性和结果 四 从非人灵长类到人:心理理论发展的起源和连续性 第二节 儿童何时具有心理理论能力:基础和标志 一 关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起点 二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萌芽:盯视追随和假装 第四章 异常人群对世界的理解:心理理论能力损伤及其机制 第一节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损伤及其机制 一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损伤 二 语言能力对孤独症心理理论的影响 三 孤独症心理理论损伤的机制 四 孤独症的早期检测和训练:心理理论研究应用 第二节 聋童的心理理论损伤及其机制 一 聋童的心理理论损伤及其研究方法 二 聋童的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 第五章 心理理论与其他认知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 一 执行功能的概念和主要测试任务 二 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关系 三 对特殊人群的研究和神经机制研究 第二节 心理理论与语言 一 对语言和心理理论关系的考察 二 句法和错误信念理解 三 对补语句子结构和错误信念理解关系的解释 第六章 心理理论与家庭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家庭基本环境子系统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二 兄弟姐妹数量和类型 第二节 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 依恋类型 二 父母教养方式 三 母亲情绪表达 四 亲子游戏 第三节 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 合作与冲突 二 假装游戏 第四节 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家庭和学校环境因素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家庭环境因素与心理理论发展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结果和分析 四 讨论 第二节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心理状态术语与心理理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结果与分析 四 讨论 五 结诊 第三节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师生关系和同伴交往能力:纵向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结果和分析 四 讨论 五 结论 第四节 3—5岁儿童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理论、气质的关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结果和分析 四 讨论 五 结论 第五节 师生对话交流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初步探讨:质的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结果和分析 四 讨论 五 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第六节 心理理论发展与同伴交往能力和语言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结果和分析 四 讨论 五 结论 第八章 婴儿的心理理论发展 第一节 婴幼儿心理理论的表现 一 联合注意 二 情绪理解 三 意图理解 四 愿望理解 五 错误信念理解 第二节 婴幼儿心理理论研究新范式 第三节 婴儿心理理解能力发展的认知机制和环境机制 一 认知机制 二 环境机制 第四节 婴儿心理理解能力的神经机制和遗传机制 一 神经机制 二 遗传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游戏互动情况访谈提纲 (二)亲子互动记录纸 (三)依恋Q分类结果记录纸 (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五)师生关系量表 (六)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定问卷 (七)家庭基本环境问卷 (八)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