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 字数: 52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田祖国|责编:刘艳
  • 商品条码: 97875227187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新中国成立 后70年间民族传统体育的历 史流变,从三个历史阶段和 七个地理区域系统梳理了民 族传统体育的演进脉络与整 体面貌。同时基于内外环境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 优势、弱势、机会和挑战进 行了全方位分析,归纳出民 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轨迹、政 策、方式、成效与规律,阐 明了新中国70年来民族传统 体育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及 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民族 传统体育新时代的发展前景 及使命担当。
作者简介
田祖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体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利授权17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获各级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参加伦敦、巴西奥运会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东亚体育科学大会、国际华人体育健康协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依据 一 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二 促进中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需要 三 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需要 四 实现乡村善治的需要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 族群认同理论 二 SWOT分析理论 三 “镜中我”理论 四 供给侧理论 第二章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基础及特征 第一节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 自然环境: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物质基础与地理坐标 二 社会环境: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发展动力与活动场域 三 人文环境: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精神养料与空间维度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共生要素 一 生产劳动要素 二 宗教信仰与图腾崇拜要素 三 军事战争要素 四 休闲娱乐要素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特征 一 文化形态多样性 二 地域环境依附性 三 宗教仪式性 四 民俗节庆性 第四节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比较 一 中西体育文化背景差异 二 中西体育文化价值理念差异 三 中西体育表现形式差异 第三章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与文化流变 第一节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萌芽期(1949-1965年) 二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中断期(1966-1977年) 三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繁荣期(1978年至今) 第二节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 中国的地域划分 二 东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特征 三 西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特征 四 华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特征 五 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特征 六 华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特征 七 华中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特征 八 华东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特征 第三节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总体特点 一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 二 “大杂居、小聚居”是当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生存的一个缩影 三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与环境和地域等因素的依附性越来越紧密 四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呈现民族交融性特征 五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主要模式 第四节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 一 物质层面的流变 …… 第四章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第五章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SWOT分析 第六章 新中国70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积累的宝贵经验 第七章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第八章 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展望 附录一 新中国70年文献研究情况 附录二 全国各省市区民族运动会开展情况 附录三 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事件统计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