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地理学(第11辑)

文学地理学(第11辑)

  • 字数: 31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曾大兴//夏汉宁//郑伟|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27120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辑为第11辑,设有文 学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地理空间与文学研究、文学 意象与景观研究、区域文学 地理研究、文人流布作品流 播与文学研究、硕博论坛、 会议综述七个栏目。论文涉 及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文学景观与文化景观、文学 地理学的发展展望、三晋文 学地理研究、作家行迹与其 文学创作的关系等等,文献 资料丰富,论证严密,新见 迭出,行文规范,有较高的 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文学地 理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
作者简介
曾大兴,文学博士,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文学地理学、词学及广府文化的研究。曾先后主持并独立完成三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12部。其中在商务印书馆连续出版文学地理学专著四部:《文学地理学研究》(2012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2013年修订版)、《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2016年)、《文学地理学概论》(2016年)。 夏汉宁,男,汉族,湖北崇阳人,二级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士学位。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赣文化研究所负责人。江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并兼任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文联委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古代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
目录
文学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文学地理学对地理学的贡献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传统诗学与性灵说的碰撞——以清中期山左诗人对性灵说的态度为例 试论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五个学术发展空间 文学地理与文化传播——兼谈少数民族文学地理 地理、空间与文学研究 “双城记”与“两都赋”:张恨水笔下北京与南京的时空体 边缘人的北京——简论徐则臣的“底层北京”书写 论唐传奇微观地理空间叙事 文学意象与景观研究 记忆中的元上都——《滦京杂咏》《元宫词百章》对元上都的三重书写 政治地理学视野下唐代诗歌中西域地名意象的生成 街:作为唐宋城市转型空间意象的文学书写 论宋代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 区域文学地理研究 元代偰氏文化家族形成与北庭人文环境的内在联系 文体、知识、信仰:西南宣讲小说及其劝善唱叙 论清代山西阳城诗人群的文学生态与文化品格 社会变革视野下的南宋文学地志化——地名百咏自觉的地志书写 文人流布、作品流播与文学研究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玄奘西行与唐代“丝绸之路” 元代诗人的流布与文学格局的新变 论运河行旅与“诚斋体”的形成 欧阳修作品在高丽王朝的传播与影响 硕博论坛 古希腊神话的地理叙事 弹性、延展与异变——论郭璞《游仙诗》创构神仙世界的时空特征 会议综述 不立樊墙天广大,议论精微穷理窟:文学地理学研究迈向新境界——“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六届硕博论坛”综述 走向成熟的文学地理学——“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十周年·江西高端论坛”综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