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新生态与科学治理——爱科创2022文集

创新生态与科学治理——爱科创2022文集

  • 字数: 515
  • 出版社: 同济大学
  • 作者: 陈强、邵鲁宁
  • 商品条码: 97875765058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创新生态与科学治理 ——爱科创2022文集》共 分为“创新生态理论与框架”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科学 研究、人才培养与技术成 果转化”“国际标杆”“新经济 、新产业、新模式、新技 术与创新治理”“年度研究报 告”六个板块,收录了由上 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 究中心主办的“爱科创”微信 公众号于2022年发布的文 章。文章内容主要聚焦于 创新生态和治理方面,从 大学、企业、政府等不同 视角关注创新生态优化和 对新产业的孕育、促进作 用。本书可以为创新生态 和治理领域的研究者提供 参考,亦可供对创新生态 和治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作者简介
邵鲁宁,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与战略系教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同济创业谷导师,首批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关注创新创业领域研究,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软科学决策咨询项目,参与多篇工商管理案例入选全国MBA百优案例、上海MBA课程案例库,主授课程包括战略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公司治理等,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咨询研究和中高管培训。
目录
序 创新生态理论与框架 创新研究概览与展望 科技自立自强的两大支柱 浅议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自立视角下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路径分析 从钱学森的谈话看战略科技人才培养 如何培育基础研究原创成果 举国体制:系统解构与中国航天案例 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共创:一个APO整合框架 “下一代”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关键瓶颈和突破思路 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六大维度 交叉学科研究评价:概念辨析、体系创新与 方法构建 新时期国际科技开放合作的主要动力 理性看待全球创新指数,构建紧扣我国国情的高质量创新评价体系 高质量发展亟须拓展创新研究 ——基于质量管理研究热点演进的思考 两大芯片法案与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着力点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发展背景下的上海五个新城发展策略研究 完善数据战略规划,构建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保障体系 ——来自德国与日本的启示 完善行业生态,加快上海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业发展 上海高校科技人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的分类实践 上海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演进、经验总结与未来路向 打造“上海样本”: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进人民城市精细化治理 模式的变革 上海市公共数据市场化配置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成因 推进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的战略思路与政策建议 面向未来发展的环同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冠疫情下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的增长态势与经验总结 上海总部经济发展动态:问题与对策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 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新”在何处 高校如何更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我国研究型大学高校智库学术合作网络分析 高校女性科研人员学术创业行为特征分析 高校有组织科研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高校有组织科研要防范三类学术文化风险 走向独立科研人员之路:NIH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的经验 战略导向型基础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全球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分布与流动特征探析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中国特色”解读 夯实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之基 基于数字画像的研究生学术能力模型的思考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痛点及引育建议 学术参与:非商业化视角下的大学知识转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