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连接之道:我与世界对话

连接之道:我与世界对话

  • 字数: 207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作者: 梁斯乔
  • 商品条码: 97875194711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8年,我在北京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读初三……那时,我决定未来学商科……每天都从朝阳区往返两个小时,坐地铁到海淀区的培训机构学习,准备英语托福考试。我以为,这就是我的学生时代。 然而,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三年后,在北大附中的讲台上,我竟然在千余名学生家长面前,讲起了自己在中东与难民相处的故事,讲起了自己结识的来自国外的中外学生所拥有的独特气质——“对世界、社会和身边他人的关爱与关注”。 这三年,时间照旧中规中矩地流逝,而我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契机引出一段段经历,一段段经历带来一次次探索。在这三年的巨变之中,我见到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学会了拥抱恐惧,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
梁斯乔,2003年生于西安,202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就学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2019年3月起参与有关难民的国际性社会课题研究,探访了中东地区诸多难民营,与多国相关部门和联合国难民署联系密切,曾在中东政府人类发展基金会担任研究员。作为一名研究者,三年多来实地访谈百余位务工者,在北大附中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关注难民教育的学生组织——Tawjihi难民辅导项目,自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起帮助过数百位难民学生持续完成教育。作为公益人和演讲者,曾在全国各省市组织难民项目公益活动,建立关注世界难民的中国青年社群。
目录
自 序 /III 前 言 /VII 第一章 我眼中的难民 第一节 救我一命的叙利亚翻译 /02 第二节 大市场里的父亲 /08 第二节 难民的定义 /12 第三节 难民如何生活 /14 第四节 探访难民营 /17 第五节 我的任务与使命 /20 第六节 难民们的生存危机 /25 第七节 难民的教育问题 /30 第八节 难民访谈实录 /35 第九节 横跨五国的“世界难民”/42 第十一节 难民危机的解决之道 /52 第十二节 当非政府组织成为一个行业 /56 第十三节 拜访中国驻约旦大使馆及欧盟建设的难民 工厂 /63 第十四节 贫穷远比病毒对我们的威胁更大 /67 第二章 我为难民做公益 第一节 我的前两场难民危机分享会 /72 第二节 18 岁,我为自己而骄傲 /75 第三节 种一颗关爱的种子 /83 第四节 总有一次要面对零位听众 /87 第五节 唱出自己的旋律,舞出独特的节奏 /91 第六节 结识“先锋”:把难民公益带入乡村 /95 第七节 大爱无疆,传递无限 /104 第八节 根植于心,永不磨灭 /107 第三章 寻找真正的自我 第一节 初到异乡的见闻 /112 第二节 一个人的旅行 /117 第三节 来自“新朋友”的教训 /120 第四节 惊喜不断的访校 /124 第五节 不是所有旅程都有美好回忆 /129 第六节 少年心中的睡狮已觉醒 /134 第七节 尽己所能感知这个世界 /138 第八节 旅行中的实用技巧 /143 第九节 三年,一个人的 50 城 /146 第十节 终于找到真正的自我 /148 第四章 我们能否改变难民的教育状况 第一节 一个好汉三个帮 /154 第二节 从四个人到一个团队 /158 第三节 从一个团队到一个社群 /163 第四节 一份学习物料 /169 第五节 公益项目的风险 /173 第六节 从一个社群,到一个印迹 /178 第七节 从一个印迹,到一种传承 /181 第五章 非功利教育 第一节 教育是人生的基石 /190 第二节 心理与人生 /198 第三节 “梁斯乔,该干活了”/202 第四节 从未出现在成绩单上的课程——自治 /206 第五节 一个学期的教师生涯——用失败砌成的一门课 /211 第六节 “我希望,我被世界记住的方式是曾经帮助 过许多人”/218 第七节 父亲带大的男孩 /225 第八节 父母的教育 /22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