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舆论学教程(第2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舆论学教程(第2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 字数: 357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李彪|责编:汤慧芸//谢旋|总主编:方汉奇
  • 商品条码: 978730031785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舆论学教程》(第2版 )致力于互联网条件下舆论 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主要从 舆论的定义、历史演进、本 体、主体、客体、生成与传 播、传播周期及阶段、数量 与质量、测量方法等方面入 手分析,并对目前互联网语 境下舆论学新的测量方法做 了总结,讲解了舆论监测报 告的撰写,论述了如何进行 舆论的研判、引导与控制。 新版专章讲述了“中国共产 党舆论观的演进与创新”, 增加了新的舆论测量方法与 案例。 本教材的特色如下:一 是教材内容在互联网尤其是 社交网络崛起的大背景下展 开,紧贴现实与实践;二是 论述时体现理论与案例的结 合,案例为理论服务而不喧 宾夺主;三是教材基本上按 照舆论的八个要素(本体、 主体、客体、数量、质量、 持续时间、强度、功能等) 组织章节,设置了“知识窗” 栏目,力求通俗易懂地讲解 一些专门的知识点,同时整 个章节又浑然一体,具有较 严谨的理论体系;四是本教 材作者具有十多年的网络舆 情研究经验,将教学过程中 对知识点难易度的把控同相 关的科研经验结合起来讲述 。
目录
第一章 舆论的定义 第一节 什么是舆论 第二节 舆论的概念演进 第三节 舆论概念的误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舆论观的演进与创新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舆论观的两大历史源流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舆论观的演进脉络与特点 第三节 作为治国理政的舆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舆论观的成熟完善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舆论观演进的特点及启示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舆论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前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舆论演进(1978-1995) 第二节 网络进入中国以后的社会舆论演进(1995-2008) 第三节 自媒体崛起后的社会舆论演进(2008年至今) 第四节 中国社会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舆论的本体 第一节 舆论的基本存在形态 第二节 不同信息形态的舆论 第三节 舆论的异变——网络谣言 第四节 舆论的异变——网络流行语 第五节 舆论的异变——网络表情包 第五章 舆论的主体 第一节 近代以来“舆论主体”的内涵变迁 第二节 网民的特征及心态 第三节 意见领袖及其特征 第四节 信息搬运工及其特征 第五节 网络水军、网络推手及其特征 第六章 舆论的客体 第一节 舆论议题生成的元场域 第二节 舆论议题分布及特点 第三节 舆论议题的历史演变规律 第四节 舆论议题的话语修辞特征 第七章 舆论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舆论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舆论的传播规律 第三节 舆论的情感动员机制 第八章 舆论的传播周期及阶段 第一节 舆论的传播阶段研究 第二节 网络舆论传播的六个阶段 第三节 不同信息导入型网络舆论传播阶段 第四节 社交媒体时代舆论传播阶段新变化 第九章 舆论的数量与质量 第一节 舆论的数量与规模 第二节 舆论的质量 第三节 舆论与社群茧房 第四节 舆论与网络民粹主义 第五节 舆论与网络民族主义 第十章 传统舆论测量方法 第一节 舆论调查发展历史 第二节 邮寄调查 第三节 入户调查 第四节 电话调查 第五节 焦点小组 第六节 内容分析法 第十一章 互联网时代舆论测量新方法 第一节 网络问卷调查法 第二节 社会网络分析法 第三节 词频与社会语义网 第四节 舆论测量方法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舆论监测与报告撰写 第一节 舆论监测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舆论监测的方法与手段 第三节 舆论监测报告撰写 第十三章 舆论的研判、引导与控制 第一节 舆论的定量研判与定性研判 第二节 人类三种历时的舆论引导类型 第三节 舆论的引导与控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