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经济理论与主体生产

马克思经济理论与主体生产

  • 字数: 24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嘉弘|责编:朱华彬
  • 商品条码: 97875227185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站在马克思哲 学和经济学说的立场,对现 代经济学的现实和意识形态 职能进行分析和批判。马克 思经济学说一方面揭示了资 本主义经济运转的一般机制 ,但另一方面也为经济理论 研究澄清了一个基本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对经济理论同 经济现实之间关系的批判。 从这个前提来看,现代经济 学通过一切经济行为的合理 化,生产一般理性经济主体 的形象,从而影响参与经济 活动的人对自身的看法,维 护资本主义经济现实。
作者简介
李嘉弘, 1991年4月17日生于河南省洛阳市。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后转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并于2013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1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担任讲师,主要承担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并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理论和社会科学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河北学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史资源:古典财富分析和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生产—消费和财富积累:从魁奈到斯密 第二节 李嘉图对财富和价值的区分 第二章 马克思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改造 第一节 劳动的二重性 第二节 现实经济范畴和价值形式 第三节 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客观存在方式 第三章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的批评及其价值观念基础 第一节 财富积累的消解 第二节 效用概念和分配问题 第三节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价值学说的批评 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价值观念的历史特殊性 第一节 古典时代的主观价值论 第二节 不同价值观念下的边际分析形式 第五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不同价值观念的思想史比较 第一节 劳动作为经济代价 第二节 劳动的间接合目的性 第六章 现代经济学主体生产职能的批判 第一节 财富积累的主体意义 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的主体生产职能 第七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批判 第一节 剩余价值学说的论述策略 第二节 经济范畴和经济现实的生产 第八章 阶级主体生产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资本原始积累和主体生产叙事 第二节 马克思的案例: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