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向心灵和历史深处的道德哲学/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研究书系

走向心灵和历史深处的道德哲学/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研究书系

  • 字数: 53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晏辉|责编:冯春凤
  • 商品条码: 97875227161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2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2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 国的社会转型对道德哲学和 伦理学的需要是迫切的、深 刻的;然而现有中国的伦理 学,无论是德性论、规范论 还是实践论,都未能随着社 会转型的拓展和深化而深化 和扩展自身,因而很难深刻 把握转型中国所面对的深层 的伦理问题。本书从伦理学 究竟该研究什么、德性如何 可能以及怎样可能、道德规 范的原始发生及其起作用的 方式、集德性与规范于一身 应用于各个活动领域的实践 论等问题出发,依照伦理学 的问题域及其论证方式-德 性论-规范论-实践论的内在 逻辑,构造了一个自足的微 观伦理学逻辑体系。
作者简介
晏辉,男,1960年9生,内蒙古赤峰市人。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背景: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哲学系,留系任教工作,从事伦理学和价值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统分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工作。2018年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任教。
目录
导论:道德哲学的书写方式 一 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哲学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 二 从生命个体的三种性状出发论证始点的可能性 三 知性把握人作为实体的三种范式 四 从道德世界到伦理世界 Ⅰ 伦理学的问题域及其论证方式 一 作为伦理学之常识的一般哲学前提批判 二 道德哲学、伦理学与德性的逻辑起点问题 三 作为问题的道德哲学与伦理学 四 德性与规范的基础性问题:人的存在状态及其展开方式 五 德性与规范的根本性问题:拥有与运用 六 德性与规范的全局性问题 七 伦理学的问题域及其论证方式 Ⅱ 心灵与德性 一 在心灵与德性之间:语言哲学的视野 二 从心灵到德性:可能性及其限度 三 德性因何而成? 四 德性如何运用 五 道德行动的整体性标划 六 理智的道德向度:道德推理 七 道德行动的情感基础:道德体验 Ⅲ 责任与规范 一 追问责任与规范的初始根据 二 责任与规范的一般原理 三 道德责任与道德规范的静态结构与动态关系 Ⅳ 德性与生活 一 德性与生活之主题的先行确定 二 快乐与幸福是否具有自在的伦理性? 三 伦理实体性中的德性、规范、责任与幸福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