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本体与工夫--刘蕺山理学思想研究

本体与工夫--刘蕺山理学思想研究

  • 字数: 31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龙|责编:孙萍//单钊
  • 商品条码: 97875227170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蕺山之学是在坚持阳 明学“心即理”的心学立场的 基础上,进一步融摄明初以 来所流行的气一元论思想, 而形成的新的理学形态。“ 本体与工夫”是蕺山之学的 基本架构。蕺山的性体论主 要涉及理气合一论、性情合 一论、喜怒哀乐相配说等内 容;蕺山的心体论主要涉及 诚意新论及与之相关的意念 之辨、思念之辨、知论等内 容。蕺山工夫论有两大特色 :“立定未发作工夫”和“重 视勘验”,二者均在《人谱 》中得以集中展现。蕺山之 学在性体、心体、工夫这三 个层面上,都将阳明心学推 向极致。尽管在理论与实践 方面都有杰出成就,蕺山之 学仍存在着三个理论困境和 一个理论限度。
作者简介
刘龙,1988年生,山东新泰人,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现任教于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在《探索与争鸣》、《哲学评论》、《朱子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一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刘蕺山理学的思想史背景、学术分期与理论架构 第一节 气一元论的流行与心学的勃兴:明季理学发展的两种趋向 一 朱子学:明代理学发展的起点 二 理气二元与心理为二——朱子理学的两个基本设定 三 明代理学气一元论思潮的兴起及对朱子理气二元论的修正 四 阳明“心即理”的提出与心学的勃兴 第二节 蕺山之学的发展历程、学术分期与理论架构 一 刘伯绳对蕺山思想之分期 二 蕺山慎独宗旨的三个发展阶段 三 本体与工夫:蕺山之学的理论架构 第二章 刘蕺山的性体论 第一节 蕺山论理气 一 气是什么? 二 蕺山的气一元论及对朱子理气 二 元论的批判 三 两种理(性)与形上、形下 四 关于“形上之气”的诠释问题 第二节 由道而性——天人之贯通 一 性体与道体的贯通 二 道德超越性的确立 三 尽人而天:蕺山工夫论的旨归 四 蕺山论万物一体 第三节 蕺山论性情以及对朱子性情论的批判 一 蕺山论性及对朱子性论的批判 二 蕺山性情合一论以及对朱子性情二分说的批判 第四节 喜怒哀乐与独体 一 喜怒哀乐之各种相配 二 喜怒哀乐与未发已发 三 “四情”与“七情” 四 独体与慎独 第三章 刘蕺山的心体论 第一节 从性宗到心宗的转换以及蕺山诚意新论的缘起 一 刘蕺山论性体与心体 二 性体与心体:独体的两种不同面相 三 蕺山诚意新论提出的缘起 四 慎独与诚意的关系 第二节 刘蕺山论“意”之基本内涵 一 蕺山论意含义之转变 二 诚意与好恶 三 意与定盘针 第三节 刘蕺山论意(思)念之辨 一 蕺山早年、中年论“思念之辨” 二 蕺山晚年论“意(思)念之辨” 三 “正念”与“妄念”:蕺山论念的两个维度 第四节 刘蕺山的知论以及对阳明良知说的批判 一 刘蕺山论知的三个层次及对阳明良知说的批判 二 刘蕺山对《大学》诚意章的诠释以及对阳明《大学》诠释的批判 三 收知归意:蕺山对阳明良知说的融摄 第四章 刘蕺山的工夫论:以《人谱》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人谱》改过工夫解析 一 未发工夫:“禀闲居以体独” 二 已发工夫:从“卜动念以知几”到“备百行以考旋” 三 迁善改过以作圣:《人谱》改过工夫之总结 第二节 “立定未发作工夫”:蕺山工夫论之主旨及对朱子、阳明工夫论的批判 一 “立定未发作工夫”:蕺山工夫论的主旨 二 蕺山对朱子工夫论的批判 三 蕺山对阳明工夫论的批判 第三节 勘验:蕺山工夫论的重要方法 一 蕺山工夫论中的勘验 二 未发之时的勘验与已发之时的勘验 三 勘验活动的诸要素:勘验情境、勘验指标与勘验准则 第五章 刘蕺山理学思想的衡定 第一节 补阳明学以淑世:蕺山理学的归旨 一 明学术以正人心:蕺山解决时代危机的最终归旨 二 蕺山对阳明之学的补救 第二节 蕺山理学的思想史定位 一 从蕺山对朱子、阳明的评价看蕺山理学的心学底色 二 心学发展的极致形态:蕺山理学的思想史定位 三 对关于蕺山思想史定位若干观点的检视 第三节 蕺山理学的成就、理论困境与理论限度 一 蕺山理学的成就 二 蕺山理学的理论困境和理论限度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