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名称和同一性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名称和同一性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字数: 22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龙小平|责编:吴冰华
  • 商品条码: 97873003158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克里普克可 能世界视域下的名称理论和 同一性理论展开阐述与研究 ,内容包括:一是可能世界 理论。指出可能世界是克里 普克理论的研究视角。二是 本质主义理论。阐明本质主 义是克里普克的研究纲领。 三是必然性理论。认为“必 然性”是克里普克的理论内 核。四是严格指示词理论。 提出“严格指示词”是克里普 克理论的先验前提。五是名 称的指称理论。认为因果指 称是一种新视域下的指称理 论。六是同一性理论。认为 克里普克的先验偶然同一性 命题和后验必然同一性命题 是对经验论传统的颠覆。七 是心身同一性理论。指出克 里普克批判心身同一性的理 论前提是其可能世界语义理 论、严格指示词理论以及本 质主义理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克里普克的理论及相关研究概述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目的及概要 第二章 可能世界理论 第一节 可能世界的理论渊源 一、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 二、可能世界的几种流行观点 第二节 克里普克对可能世界的描述及其理论旨趣 一、克里普克对可能世界的描述 二、克里普克关于可能世界的理论旨趣 第三节 “跨世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 一、问题的由来和争议 二、克里普克关于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 可能世界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可能世界:《命名与必然性》的理论视角和理论起点 二、可能世界:一种崭新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 本质主义理论 第一节 本质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 二、洛克的名义本质和实在本质 第二节 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 一、个体的本质 二、自然种类的本质 三、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的理论继承 第三节 反本质主义观点 一、蒯因的反本质主义观点 二、对蒯因的反本质主义观点的回应 第四节 对本质主义的完善和发展 一、对个体本质主义观点的完善 二、本质主义观点对于人造物种类和社会种类本质揭示的意义 三、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的理论后果 第五节 本质主义:克里普克的研究纲领 一、模态逻辑导出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 二、本质主义:克里普克的研究纲领 第四章 必然性理论 第一节 必然性的理论发展 一、亚里士多德的必然性思想 二、近代哲学家对必然性的论述 第二节 克里普克对必然性的论证 一、必然性和先验性 二、必然性的语义解释 第三节 必然性:克里普克的理论内核 一、命名与必然性的内在联系 二、同一性与必然性 三、形而上学的必然性 第五章 严格指示词理论 第一节 名称是严格指示词 一、克里普克的名称是严格指示词的观点 二、萨蒙对严格性的讨论 第二节 名称是严格指示词是克里普克理论的先验前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