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好政体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政治学

好政体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政治学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董波
  • 商品条码: 97871002207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共同开启了西方政治哲学的源头,而政体问题则是这一源头的核心关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全书即围绕对政体问题的系统性哲学讨论而建构起来。通过深入阐述亚里士多德政体理论的重点问题,可以把握亚里士多德对好生活和好政体的追寻,透视其“德性政治学”的特质。具体而言,本书第一部分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德性政治学的基本出发点:城邦的目的、质料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了城邦的构成要素如何结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第三部分讨论了政体类型的伦理内涵,提出了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六分法和品格状态六分法的一个猜想:不同的政体类型对应于统治者不同的品格状态和灵魂结构,从而代表了不同的好生活观念;第四部分讨论了现实政治能够实现的好政体和好生活,通过对民主制和混合政体的分析揭示了亚里士多德政体理论的实践性;第五部分讨论了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以及这一政体所追求的最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
董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
目录
导言 绪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结构与政体研究的任务 第一部分 城邦的目的、质料与形式 第一章 城邦的目的:好生活 第二章 公民、城邦与政体 第二部分 如何结为共同体:家庭、个人与城邦 第三章 没有家庭的城邦:对《理想国》方案的批评 第四章 个人与城邦的关系话语:德性、正义或权利? 第三部分 政体类型的伦理内涵 第五章 一个猜想:政体类型与品格状态的对应关系 第六章 法的统治、理性与实践智慧 第四部分 实践中的好政体与好生活 第七章 民主制为什么不是一种“好”政体? 第八章 混合政体与能够实现的好生活 第五部分 最好的生活与最好的政体 第九章 最好的生活 第十章 最佳政体的性质 第十一章 最佳政体的实践价值与政治生活的局限性 结语德性、政体与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