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下)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下)

  • 字数: 292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袁振国
  • 商品条码: 9787572019517
  • 版次: 1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从2022年开始改为每年两辑,是由袁振国教授主编,以评论我国教育政策热点及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在教育决策、教育研究以及教育实践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连续被确立为CSSCI核心来源集刊。本辑主题是“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改革\"。“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基础教育的生态环境和整体面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本辑收录的文章围绕这一主题,从政策分析、路径建构、实践审思等三方面展开探讨。
作者简介
袁振国,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社科司副司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等职。长期致力于创新教育理论,开拓性地发展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教育政策学》(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购买版权台湾发行),主编的《中国教育政策评论》1999-2015年以来连续16年每年出版,被列入SSCI集刊。
目录
目录 Part1 001“双减”背景下的政策分析 Chapter 1 003 中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的变迁、动因与 展望探赜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 一、分析框架:历史制度主义及其分析的适切性;二、历史溯源: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的变迁探析;三、机理溯源: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变迁的分析;四、路径创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变迁的历史否决点 羊峰 苑津山 Chapter 2 019 我国中小学校学生减负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 一、问题提出;二、研究设计;三、文本分析;四、研究结论;五、研究建议 叶晓力 徐培鑫 周烽 Chapter 3 038 “后双减”背景下政策执行中的“策略空间”: 政策文本与政策行动的互动视角 一、政策执行偏差与“策略空间”;二、玫策规范中的三种区域:政策文本中的“策略空问”供给;三、“策略空间”的形成与变化;四、总结 沈翁安生 Chapter 4 067 论“双减”政策与教育法的融贯一、“双减”政策与教育法融贯的基础与意义;二、“双减”政策与现有教育法的联系;三、“双减”政策融贯于未来教育法典的路径 王思杰 Chapter 5 080 减负政策的地方化表达-基于18省“双减”方案的政策分析一、省级政府“双减”政策文本及总体实施情况;二、省级政府推进“双减”政策的过程审视;三、行动建议;四、结语 柯乐乐 Part2 095“双减”背景下的路径建构 Chapter 6 097“双减”政策下教研制度的转型与建构-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一、“双减”背景下的教研制度发展情境;二、“双减”政策对教研制度历史进程的影响;三、深度教研范式建构 卢立涛 王泓瑶 Chapter 7 113“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运行机制的多维建构 ——基于系统论的视角 一、作业管理面临的困境;二、作业管理运行机制的建构;三、多维作业管理机制释析;四、结语 江淑玲 奚雯雯 陈金君 胡园园 Chapter 8 131“双减”政策下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路径:基于三种知识范畴理论的思考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剖析;二、“双减”政策下人才 培养的方向:基于三种知识范畴理论;三、“双减”政策下人才培养的路径 柳佳炜 姜 勇 Chapter 9 147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情感治理:多重结构与困境 消解一、教育情感治理结构:多重情感关系的干预协调;二、“双减”政策下教育情感治理的缺失困境;三、“双减”政策下教育情感治理的对策建议 刘世清 张凯越 Chapter 10 162 教育技术赋能:助推“双减”的系统省思 一、教育技术赋能“双减”的研究缘起;二、教育技术赋能“双减”的内涵阐释;三、教育技术赋能“双减”的实践案例;四、教育技术赋能“双减”的问题反思;五、教育技术赋能“双减”的发展路径 孙不凡 程一可 Chapter 11 183“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功能的视角转换与视域融合 一、学校教育功能的两种视角;二、从组织视角到生态视角的发展;三、共同立场中的视域融合;四、结语 肖川 陈少阳 Chapter 12 199“双减”后家庭教育期望、供需偏差与“家校社”协同构建 ——基于全国范围“双减”前后家庭教育投入的变化调查 一、主要概念及文献综述;二、“双减”后家庭教育投入和期望发生变化;三、“双减”后校外教育供需偏差纠正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 彭妮娅 Part3 215“双减”背景下的实践审思 Chapter 13 217 “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审视与治理 一、历史回溯: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发展变化历程及趋势;二、理性审思: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变化引发的冲突与矛盾;三、发展方向:“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治理逻辑;四、实践纾解:“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治理的具体路径 王树涛 鲍俊威 Chapter 14 234“双减”格局下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现实挑战与行动逻辑 一、构建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价值意蕴;二、构建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现实挑战;三、中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行动逻辑 于茜兰 陈 鹏 祁占勇 Chapter 15 255“双减”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课程的价值、供给逻辑及实践策略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课程的价值;二、“双减"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课程的供给逻辑;三、“双减”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课程供给的实践策略 周莹华 罗生全 杨 柳 Chapter 16 271 高中是否需要“双减”? ——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双减”的原因、阻碍和突破 一、高中阶段推行“双减”政策的必要性;二、高中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的阻碍;三、高中阶段“双减”政策的未来突破 韦骅峰 Chapter 17 288 挑战与应对:“双减”政策规制下的学校内部治理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二、理论要义及适切性;三、“双减”政策规制下学校内部治理的挑战;四、“双减”政策规制下学校内部治理的应对 赵亮 倪娟 Chapter 18 306“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家长课程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 一、家长课程参与的价值:基于课程公共性和技术性的思考;二、家长课程参与的困境与阻力:课程中的家校“分育”;三、家校“分育”的归因与对策:基于课程多层次生态系统的视角 邵容与 胡定荣 324 附:《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简介及投稿须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