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民生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民生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

  • 字数: 2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旭华|责编:田文
  • 商品条码: 97875227167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的历 史方位,在坚持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较系统、深刻地阐明了党的 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理 论创新的背景、思想渊源、 实践基础、内容和价值。同 时从物质民生和生态民生两 个基本维度较为详细地梳理 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丰富实 践。
作者简介
李旭华,男,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博士,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项、市级重点项目1项、厅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和核心期刊论文14篇。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现状和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民生建设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国际背景:民生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一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生建设面临双重困局 二 发展中国家民生建设面临两难困境 三 中国肩负引领世界民生发展潮流的使命 第二节 国内背景:我国民生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 集中力量改善物质生活的民生建设实践 二 集中力量改善物质生活的现实依据 三 生态民生短板凸显: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深刻变化 第二章 新时代民生建设理论创新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根本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建设思想 一 对经典作家物质资料生产目的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二 对经典作家民生结构层次性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三 对经典作家关于民生建设所有制基础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四 对经典作家民生改善根本途径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重要思想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 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吸收和超越 二 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吸收和超越 三 对中国传统小康思想的吸收和超越 第三节 直接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生建设思想 一 历届领导集体关于民生建设根本原则的坚持和丰富 二 历届领导集体关于民生发展使命感的坚持和丰富 三 历届领导集体关于民生建设思路的坚持和丰富 第三章 新时代民生建设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间接基础:国外的民生建设实践 一 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民生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二 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生建设实践经验的借鉴和反思 第二节 深厚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民生建设实践 一 “生存型”民生建设实践经验的启示 二 “温饱型”民生建设实践经验的启发 三 “小康型”民生建设实践经验的启迪 第三节 直接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民生建设实践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的丰富实践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的实践特点 三 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实践经验的吸收和提炼 第四章 新时代民生建设理论创新的内容 第一节 对民生建设理念的升华 一 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建设理念的提出 二 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建设理念的内涵 三 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建设理念的升华 第二节 对民生建设目标的深化 一 “美好生活”民生建设目标的确立 二 “美好生活”民生建设目标的特征 三 “美好生活”民生建设目标与中国梦相融通 第三节 对民生建设内容的拓延 一 人民的需要:民生建设内容拓延的根本依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