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精)/东亚史学论丛

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精)/东亚史学论丛

  • 字数: 24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明兵|责编:张湉
  • 商品条码: 97875203050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 史过程,经历了中世由以公 家、武家和僧侣阶层为主导 的佛教文化向近世以儒学为 宗的德川幕府意识形态转变 的较长历史时期。就其内在 理路和发生脉络而言,该过 程大致呈现出了理论上的“ 排儒斥朱”“儒释调和”“儒释 道三教一致”“排佛归儒”和 行动上的“脱佛还俗”。其中 ,尤具代表性的是出身相国 寺的藤原惺窝、出身建仁寺 的林罗山和出身妙心寺的山 崎暗斋“脱佛入儒”,高举朱 子学之大纛,招徒讲学,致 力于儒学在日本的传播。这 一情形不仅反映了中世佛教 文化向近世以儒学为宗的政 治意识形态和学术思想的转 变与趋向,也开启了儒学“ 日本化”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王明兵,1982年出生于甘肃省酒泉市,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成员,主要致力于日本思想史、越南史和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史的研究。2000至2010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自本科、硕士而博士。2008至2010年受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在日本创价大学留学。2014至2015年在越南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和河内大学进行越南语研修和访学。2016至2017年受教育部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项目”资助在日本京都大学访学。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12CSS004)和“日本越南研究史”(20FSSB002)两项,有数十篇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战线》《史学集刊》《求是学刊》《台湾东亚文明研究辑刊》等刊物。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禅僧的“唐土”心态与儒学知识体系 第一节 禅僧的“唐土”心态 第二节 入日华僧情况 第三节 禅僧的儒学知识接受——汉籍问题 第四节 五山禅僧的涉儒 第二章 入日华僧与中世政教关系——以一山一宁为中心 第一节 日本对一山一宁的认知变迁 第二节 一山一宁的灯传法脉与禅法思想 第三节 佛法作为武器:政治应对 第三章 一山一宁之后:虎关师炼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虎关师炼对儒家经典的认知 第二节 虎关师炼的“理”论 第三节 “理”视域下的儒佛关系论述 第四章 日本中世五山禅僧的“儒化”倾向——以中岩圆月为中心 第一节 淑世情怀与政治关心 第二节 对儒学的总体性看法 第三节 对儒家核心经典的理解:《易》论 第四节 对儒学核心义理的认知:仁论 第五节 寻求儒佛会通 第五章 京学五山派的儒教认知与其儒释关系论 第一节 京学五山派的儒学认知 第二节 京学五山派的“儒释一致”论 第三节 “儒释一致”论的宋学渊源 第六章 藤原惺窝的“脱佛入儒”与其儒学思想形态 第一节 藤原惺窝的“脱佛入儒”与其佛教批判 第二节 藤原惺窝的儒学观 第三节 《大学要略》之意旨 第七章 儒学的异化形态——林罗山的“理”论及其对“朱子学”的利用 第一节 “理气合一”:对朱熹“理先气后”论的反动 第二节 “排佛毁释”:对“朱子学”理论的运用 第三节 “理当心地神道”:学术走向及其背后的隐词 第八章 山崎暗斋的“脱佛入儒”及其佛教批判 第一节 山崎暗斋的“脱佛入儒” 第二节 《辟异》之文本构成与其“排佛”论 第三节 神学政治与“中国”论述的生成 第九章 儒者如何固守自我?——松永尺五伦理思想之形成及其儒教实践 第一节 松永尺五与藤原惺窝 第二节 《彝伦抄》的主要思想与陈淳之《北溪字义》 第三节 松永尺五的儒教实践之认知 第十章 江户初期儒者的“异端”论说与“道统”诉求 第一节 “异端”论的异变 第二节 “道统”诉求及其背后 终章 “佛教堕落论”与近世思想史问题再审视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