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字数: 16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徐华亮|责编:刘晓红
  • 商品条码: 97875227175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党的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制 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化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制 造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 于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也有利于为我国高质量发展 注入新动能。本书基于数字 经济赋能的视角,分析了数 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的作用机理、能力评价框架 ,提出了发展路线图和实践 ,总结了发达国家(地区) 先进经验,以及我国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 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徐华亮,男,1980年8月生,管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库专家,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和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理事。主持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3项,省自科基金1项、省软科学项目1项,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一般课题等项目2项。在《经济学家》《出版科学》《资料情报工作》《统计与决策》《消费经济》《工业技术经济》《求索》《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促进发展》《学习时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邮电报》等重点期刊和报纸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和摘录。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参著8部。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选择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社会—共生—技术”理论逻辑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变化态势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选择 第三章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 第一节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第二节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逻辑 第三节 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数字化 第四节 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平台化 第五节 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产品服务化 第四章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框架 第一节 评价框架 第二节 指标体系 第三节 对策建议 实践篇 第五章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第一节 发展维度 第二节 发展原则 第三节 赋能路径 第四节 标准引领 第五节 数字经济赋能长沙家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第六章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 第一节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工具 第二节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节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处理好三层关系 政策篇 第七章 发达国家(地区)政策 第一节 美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 第二节 欧盟及德国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发展政策 第三节 日本“互联工业”战略 第四节 政策启示 第八章 2021年度中国GDP前十省(市)相关政策 第一节 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转型 第二节 山东:平台赋能、应用赋能、网络赋能制造业转型 第三节 江苏:加快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链“智改数转” 第四节 浙江: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第五节 河南: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打造数字生态体系 第六节 四川: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第七节 湖北:聚焦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数字产业集群 第八节 福建:针对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开展“揭榜挂帅”行动 第九节 湖南:围绕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紧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第十节 上海: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