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

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何玉红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32067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南宋建都临安,川陕战区承担着兴复中原与保卫东南安全的重任,对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为既确保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以实现对金、蒙的有效防御,同时又不致坐大难图、割据一方,南宋中央实行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在川陕战区的执行程度如何?地方作出了哪些回应?本文旨在以南宋川陕边防地区为切入点,力求将区域政治演变置于整个南宋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通过这一区域的政治演进,透视南宋中央与地方间的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何玉红,1977年生,甘肃民勤人。历史学博士。曾任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兼任甘肃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高等学校文史哲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秘书长。著有《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南宋军事史》(合著)。主编《西北边疆社会研究》《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等。发表论文《汉唐故事与五代十国政治》《史事·视角·解释——走向“南宋”的南宋政治史研究》等。
目录
序言徐规(1) 导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史回顾(6) 三、视角的转换与问题的深化(11) 第一章南宋川陕战区的战略地位与军事戍防体系(14) 第一节整体防御视野下南宋川陕战区的战略地位(14) 一、“天下者,常山蛇势也”(15) 二、“号令中原,必基于此”(19) 三、“无蜀是无东南也”(20) 第二节南宋川陕军事戍防体系(25) 一、屯驻重心:兴州、金州、兴元府(25) 二、外部屏障:关外诸州(29) 三、战略据点:关隘与堡寨(32) 第二章中央与地方之间:南宋川陕宣抚处置司的运行(42) 第一节时变与应对:川陕宣抚处置司设置缘起(42) 一、两宋之际川陕战略地位的凸显(43) 二、两宋之际川陕地方行政运行的弊端与困境(48) 三、两宋之际整合地方力量和加强地方权力的呼声与实践(55) 第二节“便宜行事”与中央集权:川陕宣抚处置司的运行(63) 一、宣抚处置司“便宜”之权的使用(65) 二、中央对宣抚处置司“便宜”之权的制约(71) 三、从“便宜”之权的运作看中央与地方关系(78) 第三节地方武力与中央权威:曲端之死的背后(85) 一、曲端之死评价的症结(86) 二、以曲端为代表的川陕地方武力(89) 三、宣抚处置司与川陕地方武力的冲突(96) 四、曲端死后的川陕地方武力及中央的对策(102) 第三章兴州地域集团与南宋川陕边防(109) 第一节南宋兴州地域集团的形成与表现(111) 一、武将世代统兵及其权力膨胀(111) 二、兴州军事实力强大(117) 三、兵源的固定化与本土化趋势(123) 四、军队屯驻地的固定(133) 五、武将及军队在地方的影响力(137) 六 、武将知州(145) 第二节南宋中央对兴州地域集团的防范(152) 一、兴州地域集团的出现与宋朝治国之策的矛盾(153) 二、以文驭武(160) 三、征调西兵(172) 四、从三都统制到四都统制(181) 五、兵民分离(188) 六、兵将分离(196) 七、利州路分合(200) 第四章南宋川陕边防财政运营(210) 第一节南宋川陕边防财政管理(210) 一、川陕边防财政管理机构设置(210) 二、四川总领所的职能(212) 第二节南宋川陕边防财政运营中的权力博弈(220) 一、赵开、李迨与吴玠的冲突(221) 二、王之望与武将的关系(235) 三、总领对吴挺的制约(243) 四、四川总领所的运行与吴曦之变(247) 第五章南宋川陕边防后勤保障(262) 第一节南宋川陕边防后勤保障体系(262) 一、军费消耗与筹集(262) 二、军粮消耗与筹集(277) 三、军粮籴买与转运(288) 四、屯田与水利建设(299) 五、兵器及战马等保障(308) 第二节战争与物资供应对南宋川陕社会的影响(318) 一、关外诸州的凋敝(318) 二、汉中的衰落(321) 三、四川赋役加重(327) 结语(330) 一、祖宗家法:变通与坚守之间(332)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边防的困境(333) 主要参考文献(336) 后记(35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