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中国法叙事

传统中国法叙事

  • 字数: 226
  • 出版社: 东方
  • 作者: 张守东|责编:刘峥//马旭
  • 商品条码: 97875207325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使用从先秦到清末的典型案例,在综合中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尝试还原传统中国法的原貌,分析其法言法语,历数其法典法官,从而展示中华文明史中“礼-法”二元规则体系的发展脉络,同时对个案进行深度、厚重的描写和分析,从而展现延续千年的中华法统,其融合天理人情、调和信仰道德的特点。书中既有王安石、司马光等朝廷大员关于某一法令如何适用的争论,也有讼师这一特殊职业、城隍这一民间信仰对于中华司法体系的不同影响。 通过鞭辟入里的阐述,作者证明了:在法律技术层面,中国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并不落后于同期西方法律,甚至犹有胜之,虽因近代发展进程而退出历史舞台,但“传统中国法”并未终结也不会终结,它是广大中华儿女可以随时追溯、时刻省思的灵感来源,它会帮助这个“最古老的自由与正义国度”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力行自由与正义的主体。
作者简介
张守东,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授中国法律史、中西伦理比较与应用等课程,研读法律史、伦理学、美国宪法。译有《卡多佐》《清代法制导论》等著作,写有《儒学的美德观及其对西方现代尊严理论的回应》《朱熹的法理、哲理及其自然法思想》《人命与人权:宋代死刑控制的数据、程序及启示》《美国死刑制度的宪法法理及其未来》《伸冤与报仇: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公\\\"、\\\"义\\\"与\\\"正义\\\"》《论孔子的天命观》等论文。主要著作:《法律理论和实践与社会的良性运作》(与黄剑波合著,群众出版社2009年版),《法制现代化与宪政》(合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Edwards Fellow)访问学者。
目录
第一章 法官皋陶 / 001 一、舜帝执法 / 002 二、法官皋陶 / 003 三、案例研讨 / 005 第二章 青铜判例 / 009 一、 匜奇铭 / 009 二、誓与程序 / 012 三、明德慎罚 / 013 四、《周易》法理 / 016 第三章 导之以礼 / 021 一、何为婚姻 / 021 二、夹谷会盟 / 024 三、哈佛孔子 / 029 第四章 法令一统 / 031 一、刑鼎大法 / 031 二、法官之“喜” / 036 三、盗牛冤案 / 039 第五章 谁是父亲 / 049 一、法逼民反 / 049 二、阴阳法学 / 052 三、原心定罪 / 054 第六章 刑罚何为 / 063 一、缇萦救父 / 064 二、赵高身世 / 065 三、刑罚何为 / 066 四、文帝改制 / 069 五、存废之争 / 071 第七章 律意玄思 / 075 一、张杜律注 / 076 二、法律之体 / 078 三、经、权、常、变 / 080 四、辨名析理 / 088 五、例分八字 / 090 第八章 天下通规 / 097 一、沿波讨源 / 098 二、一准乎礼 / 100 三、律令格式 / 108 四、官民兼治 / 109 五、句推字解 / 111 第九章 礼、律背反 / 117 一、杀人者死 / 119 二、推刃之道 / 121 三、个案正义 / 124 四、乱世私刑 / 126 五、礼(经)进法(律)退 / 128 第十章 原因之罪 / 133 一、特殊程序 / 135 二、“于人损伤” / 138 三、“原因之罪” / 142 四、体系解释 / 149 五、君主执法 / 155 第十一章 法官朱熹 / 161 一、朱熹执法 / 162 二、法律滥用 / 175 三、罚当其罪 / 176 四、朱熹蒙冤 / 177 五、“公共道理” / 180 第十二章 准情酌理 / 185 一、殊未合法 / 185 二、理所当然 / 188 三、参酌人情 / 193 四、原情定罪 / 196 五、君子之约 / 203 六、超级法官 / 206 第十三章 阴阳太守 / 209 一、正义化身 / 209 二、城隍破案 / 213 三、阴律何为 / 216 四、神圣之维 / 219 第十四章 财产细故 / 223 一、“第四领域” / 223 二、“民有私契” / 233 三、一田两主 / 244 四、产权结构 / 248 第十五章 疙瘩老娘 / 253 一、讼师何为 / 253 二、情真理确 / 256 三、智能之士 / 261 第十六章 中国话语 / 267 一、“必藉有例” / 267 二、情理释法 / 271 三、二元规则 / 278 四、赦过宥罪 / 283 第十七章 法辨中外 / 293 一、尖沙命案 / 293 二、“乾隆规则” / 299 三、“法官”义律 / 306 四、甘结难结 / 313 五、治外法权 / 320 第十八章 中华法统 / 323 一、礼、法叠兴 / 323 二、礼律合一 / 325 三、情理释法 / 328 四、多维正义 / 331 五、情通中外 / 335 后 记 / 33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