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

  • 字数: 20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玺|责编:杨晓芳
  • 商品条码: 97875227153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阐释了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 论基础、本质特征及其结构 功能。深入探讨了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 历程、需求动力、基本机制 和现实境遇,最终构建起六 个维度的优化与拓展框架体 系。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 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 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王玺,女,四川广元人,法学博士。2001-2005年,四川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2006-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2016-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现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国家安全概论》等课程。近年来在《人民论坛》、《教育探索》、《社科纵横》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主持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多次参研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项目,参编专著2本。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和总体框架 第四节 主要难点与创新 一 主要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 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二 空间发展 三 空间变迁 四 空间差异 五 空间正义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空间思想 一 始于敬天文化的空间认知 二 城邑聚落布局的空间规划 三 “八个统一”的规律性空间指引 第三节 西方世界的空间理念 一 多学科的空间观念 二 代表性的空间理论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阐释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含义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涵解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特征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共生性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实践性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系统性 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技术性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类别与功能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要素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主体要素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容要素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方法要素 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载体要素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类型划分 一 按照教学服务的空间功能划分 二 按照教学主体的空间参与方式刻分 三 按照教学系统的空间运行特征划分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赋值 一 融合多种学科空间 二 联通社会育人空间 三 打造全面发展空间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历史演进、需求动力与基本机制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程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初步形成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深化调整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规范建设 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发展提高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需求动力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教育者主体需求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主体需求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需求 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技术介入需求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机制 一 主体导向机制 二 内容挖掘机制 三 方法改革机制 四 载体拓展机制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相关问卷调查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势解读 一 课堂空间主体化 二 学科空间规范化 三 现实空间多样化 四 虚拟空间技术化 五 制度空间协同化 六 非制度空间开放化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困境分析 一 理论支撑仍需强化 二 实践模式尚待创新 三 空间资源尚需整合 第七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拓展 第一节 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空间 一 协调运行教学要素 二 优化教学拓扑结构 第二节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空间 一 促进学科规范建设 二 延展学科发展路径 第三节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空间 一 调整实践教学思路 二 提升教学实践效度 第四节 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空间 一 把脉虚拟空间样态 二 融合虚拟空间要素 第五节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空间 一 实现制度合理配比 二 增强制度空间效力 第六节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制度空间 一 维护空间生态平衡 二 提供空间发展保障 结束语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