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增订本)

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增订本)

  • 字数: 584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晁福林
  • 商品条码: 97875760344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先秦社会形态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将宏观的社会形态和微观的历史考察紧密结合,对先秦时代的社会制度、社会性质和社会权力三个重要方面进行专门论述,深入研究了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形态。全书共六章,分别为先秦时代社会形态的理论研究、先秦时代社会性质综论、先秦时代社会权力结构特色、夏商时期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的若干问题、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及其变迁,解决了许多先秦史的疑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整个中国上古史,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作者简介
晁福林,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商周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先秦史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先秦史以及先秦思想文化、民俗,已出版专著十余部,代表作品有《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中国民俗史》(先秦卷)。
目录
李学勤先生序 原版自序 绪论: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理论 第一章 先秦时代社会形态的理论研究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与氏族封建制的关系 二 关于封建 三 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个考察 四 商周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五 原始时代的社会观念与“图腾” 六 中国早期国家的若干理论问题 第二章 先秦时代社会性质综论 一 夏商时期的社会性质 二 禹的时代社会观念的转变 三 我国文明时代初期的社会发展道路及夏代的社会性质 四 商代的社会性质 五 关于宗法制 六 战国时期宗法制的发展及衍变 第三章 先秦时代社会权力结构特色 一 殷代神权 二 周代卿权 三 战国相权 四 先秦时代爵制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 五 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夏商时期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的若干问题 一 夏代社会结构 二 盘庚迁殷 三 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 四 殷墟卜辞中的“示”和“宗”及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五 殷墟卜辞中的商王名号与商代王权 六 殷商制度的若干问题以及甲骨文封、饩、衰、□(特殊字)等字的释义 七 甲骨文“堂”字释义以及商代祭祀制度的若干问题 第五章 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观念 一 从甲骨卜辞看姬周族的国号 二 西周分封制 三 周代社会结构与“乡遂制度说” 四 关于“共和行政” 五 “共和行政”与西周后期社会观念的变迁 六 周代的“舆”和“舆人” 七 周代国人与庶民社会身份的变化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及其变迁 一 春秋时期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 二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奴隶制 四 关于“初税亩” 五 春秋战国时期的“质子”与“委质为臣” 六 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 七 战国授田制 八 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化及其社会影响 原版后记 再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