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抗逆力视野中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研究

抗逆力视野中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研究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
  • 作者: 王飞
  • 商品条码: 978757640851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以抗逆力恶化 急剧程度和抗逆力特质作用 理路为标准,对抗逆力视野 中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进行归 类。根据个人抗逆力曲线恶 化趋势与导致其恶化的负性 事件数量,可将个人抗逆力 恶性曲线粗略分为急剧恶化 型、逐次恶化型、介于二者 之间的衍生恶化型,以此三 类为基础,基于风险因素数 量、抗逆力恶化率、风险因 素引发极端暴力犯罪的作用 时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会 形成各类型子式抗逆力恶化 状态。作案人遭遇风险因素 冲击,促使其作案的核心因 素是其个体抗逆力特质瓦解 ,归根结底,便是作案人在 情绪失控和认知偏误等影响 下,自我调适失败,致使其 自我效能感跌至无助与绝望 ,或者是情绪“越位”直接导 致其自我效能感“触底”。于 是,在深思熟虑或慌乱之余 抉择情绪型风险应对策略, 最终以风险因素施加者及其 替代者(作案人并不熟识的 无关人员)为侵害目标而痛 下杀手。以此为标准,可将 杀妻灭门犯罪归类为预谋型 杀妻灭门犯罪和激情型杀妻 灭门犯罪。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创新与重难点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框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三章 抗逆力的触发机制:风险因素冲击 第一节 身体技能不佳 第二节 学业受阻 第三节 事业不顺 第四节 情感受挫 第五节 其他纠纷 第四章 抗逆力的应对机制(一):外部保护因素瓦解 第一节 抗逆力的“近邻”社区防护:社会支持残缺 第二节 抗逆力的家庭防护:亲人联结恶化 第五章 抗逆力的应对机制(二):个体抗逆力特质崩溃 第一节 个人特质恶化互蚀:个体“抵御溃败”(瓦解) 第二节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类型:个人特质作用理路 第六章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治理策略 第一节 打造抗逆力共同防御体系:三层互构 第二节 改进风险监测化解机制 第三节 净化暴力信息存续空间 第四节 织密风险场域防控网络 第五节 提升应急联动处置能力 附录一 表4-4政府扶助缺失类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基本信息 附录二 2000年以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例基本信息一览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