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书法批评史(元明编)

中国书法批评史(元明编)

  • 出版社: 江苏美术
  • 作者: 方波|编者:陈振濂|责编:张一芳//李春月
  • 商品条码: 97875741062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8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可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从13世纪 下半叶到14世纪上半叶, 包括13世纪下半叶南、北 方文人书法批评观念的异 同、14世纪上半叶的书法 批评——“古”的议题与批 评视野的扩展两章,主要 围绕“古”的议题及其引申 话题来展开讨论。 第二部分是从14世纪 下半叶到16世纪70年代 ,包括14世纪下半叶到 15世纪上半叶的书法批评 、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 纪70年代的书法批评—— 嬗变的前奏与文人话语的 重振等章节。 第三部分是从16世纪 70年代到17世纪上半叶 ,分为书法批评生态的变 化:批评视角、标准与方 法的调整和书法批评的异 动两部分,其中书法批评 的异动分别从风格与趣味 、群体与流派、统系与个 人、规矩与心性等角度展 开叙述。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13世纪下半叶南、北方文人书法批评观念的异同 第一节 对两宋书法批评所涉及的部分问题的回溯 第二节 金及元初北方书家的观念 第三节 宋末元初杭州书画圈的雅集、品鉴活动与书法批评观念的重构 第二章 14世纪上半叶的书法批评:“古”的议题与批评视野的扩展 第一节 元人评论中的古、古法、古意 第二节 法古的悖论:元人书法批评的尴尬 第三节 对“古”的总结与审视:批评视野的扩展 第四节 从复古到崇今:元人对赵孟頫的评价与赵孟頫书法地位的确立 第三章 14世纪下半叶到1 5世纪上半叶的书法批评 第一节 书法授受谱系中的批评意识 第二节 朝廷官方批评话语的影响:从元末的弱化到明初的加强 第三节 从元末到明代前期:朝臣书法批评态度的变化 第四节 书法史著述与学者群体的态度 第四章 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70年代的书法批评:嬗变的前奏与文人话语的重振 第一节 书法批评传播方式的多元与书法知识的生成 第二节 朝与野、阁臣与文人:对书法的价值、功用以及书家身份的认识 第三节 对规矩的理解以及规矩标准的运用:朝廷趣味与文人趣味的异同与分合 第四节 江南地方官员与文人批评话语的重振 第五章 16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初书法批评生态的变化:批评视角、标准与方法的调整 第一节 批评视角的拓展 第二节 批评标准的变化 第三节 批评方法的调整 第六章 17世纪上半叶书法批评的异动之一——以风格、趣味为中心的讨论 第一节 对淡、秀品评标准的诠释与践行 第二节 对奇及其关联趣味的阐发 第三节 金石学视阈下的书法批评:对历代石刻书法风格的审视 第四节 从对个人风格的描述到对时代书风的概括 第七章 17世纪上半叶书法批评的异动之二——以群体、流派为中心的讨论 第一节 一线单传观念的嬗变与对“法出二王之外”的关注 第二节 时代、地域、群体:流派批评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南北地域书法之争论 第八章 17世纪上半叶书法批评的异动之三——统系与个人、规矩与心性的对立 第一节 书法批评中的统系观念 第二节 从风格回归品格:部分批评者的修正 第三节 往圣与时贤:古与今、离与合 第四节 对当下价值、自我价值的标榜:克己之私与自我心性的对立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