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类型理论与中国当代影视研究

类型理论与中国当代影视研究

  • 字数: 26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桂琳|责编:郭曼曼
  • 商品条码: 97875227127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将国际类型理论 与中国当代影视研究相结合 后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开展 此项研究,一方面是中国类 型理论研究目前落后于国际 类型理论研究的整体潮流, 亟待提高研究水平;另一方 面是国内目前快速发展的类 型影视创作实践也急需理论 与批评的介入和助力。有鉴 于此,本书尝试将国际类型 理论合理有效地应用于中国 影视研究之中。其中既有对 国际类型理论的梳理与评述 ,也有将其运用于中国影视 研究的具体操作实践,对如 何运用国际类型理论优秀研 究成果,开展中国类型影视 研究可以起到示例作用,有 助于打破目前国内类型影视 研究的瓶颈状态,推动中国 类型影视研究走向深入。
作者简介
桂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现从事文艺学教学工作,学术专长是文艺美学教学与研究。至今为止,发表学术专著2部,学术译著2部,专业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占三分之二以上。2019年以来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影视评论文章近20篇,被学习强国、光明网、中国文艺评论网等重要平台转载。主要代表作有:《类型的三张面孔:西方电影类型理论研究路径探幽》(论文),《一个人的电影史:王朔与“后新时期”中国电影》(专著),《西方视角的全球黑色电影理论批判——兼谈中国当代本土黑色电影研究》(论文),《电影类型的语义/句法研究路径》(译文);《国产现实题材电影的商业想象力——从〈亲爱的〉到〈我不是药神〉》(论文)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国际类型理论研究成果精粹 第一节 类型研究一个经典思路的形成 第二节 类型史的两种书写思路 第三节 类型理论的三种研究路径 第二章 类型理论与国产现实题材影视研究 第一节 现实题材影视的商业实现研究 第二节 现实题材影视的表达技巧研究 第三节 现实题材影视的创作原则探析 第四节 中国当代女性现实题材影视研究 第三章 全球类型流动下的类型影视研究 第一节 西方视角的全球黑色电影理论批判 第二节 外来类型的中国转化研究 第三节 跨媒介类型影视研究 第四章 类型电影与作者导演研究 第一节 作者类型电影研究 第二节 艺术电影与大众市场研究 第三节 姜文电影的文化逻辑和电影史价值 第五章 21世纪以来的国产喜剧电影研究 第一节 文化仪式理论视野下的冯小刚喜剧电影研究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的三种新形式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的结构研究 第四节 后冯氏时代大陆喜剧电影观察 第六章 全媒介时代的青春片研究 第一节 网络时代青春题材电影的文化表达 第二节 国产“二次元青春片”研究 第三节 国产青春片类型创新研究 结语:中国当代类型影视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