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转基因技术的哲学审视

转基因技术的哲学审视

  • 字数: 23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陆群峰|责编:刘亚楠
  • 商品条码: 97875227146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转基因技术风 险应该要进行本体论审视; 以技术人工物“结构去内在 规范性-功能去内在目的性” 分析进路回答了转基因作物 “非自然性”分析何以可能这 一问题,并指出了技术人工 物(包括生命类和非生命类 )非自然性、不确定性与风 险差异性具有关联性;基于 后信任社会理论、科学例外 论、专长理论、科学家角色 理论、后常规科学理论、后 学院科学理论、公民科学理 论、预警原则等,并结合转 基因技术的特征,提出了变 革转基因技术治理模式的具 体举措。本书对于解析新兴 技术的本质和影响以进行负 责任技术创新(制造技术人 工物),以及在新兴技术时 代建构新的技术治理路径以 进行负责任技术治理具有一 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陆群峰(1981— )男,浙江平湖人,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译著1部。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三 本书的创新点 第一章 转基因技术不确定性的本体论审视 一 转基因技术之亚里士多德“四因说”分析 二 转基因技术的“强”促逼、“硬”座架特征分析 三 转基因技术的“深”技术特征分析 第二章 转基因技术“非自然性”的哲学分析 一 自然与非自然性 二 转基因技术的“非自然性”分析何以可能 三 “非自然性”作为生命类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差异 四 非自然性、不确定性与风险差异性 第三章 后信任社会视域下的转基因技术公信力危机考察 一 从传统信任到系统信任 二 转基因技术公信力危机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三 专家系统信任的丧失 第四章 转基因技术治理的传统理路:问题与对策 一 转基因技术治理的技治主义路径 二 技治主义治理路径的失当性 三 转基因技术治理:需要实现两个范式转变 第五章 超越技治主义:重思专家专长和专家角色 一 重新审视专长,合理发挥专家专长的作用 二 重新定位专家角色:政策选择的诚实代理人 三 专家充权与伦理规范 第六章 走向“适度”公民科学:科学的民主化和开放性 一 公民科学的提出与内涵 二 公共协商与共识形成 三 公众专长与风险共治 四 公民科学:走出单向度的信任机制 五 走向“负责任”“适度”的公民科学 第七章 预警原则:转基因技术治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一 预警原则的提出与内涵 二 预警原则的价值 三 构建预警式转基因技术政策的合理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