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乡村森林公园感知偏好调查与优化策略

乡村森林公园感知偏好调查与优化策略

  • 字数: 2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祎平|责编:孔继萍
  • 商品条码: 97875227164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森林环境中视 听交互作用对旅游者感知偏 好和心理恢复方面的影响, 尤其是借助可穿戴的便携式 眼动仪,在视听交互环境下 考察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以此探索人们在不同视听 条件下对森林公园景观的感 知差异,建立森林公园景观 要素与旅游者偏好指标之间 的影响模型,进而提出森林 公园视听资源的优化策略。 本书从乡村森林公园的视听 综合体验切入,将声景理论 、环境心理学理论、视听交 互实验以及眼动追踪技术引 入森林公园感知偏好的探索 与验证中,有助于构建更加 科学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 促进乡村森林旅游产业的发 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具有理论构建和社会实践 的双重意义。
作者简介
刘祎平,男,1987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博士,先后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现任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基于认知偏好的环境感知评价、乡村景观设计、景观生态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建筑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森林公园及视听交互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森林公园景观的概念 第二节 声景特征 第三节 视听交互作用 第四节 眼动追踪技术 第二章 环境感知偏好研究的多元理论支撑系统 第一节 人居环境科学 一 人居环境“以人为本” 二 从经验走向循证 三 环境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启示 第二节 环境审美偏好理论 一 环境审美偏好研究的范式 二 环境审美偏好与压力恢复的关系 三 基于眼动实验的视觉感知研究 第三节 声景理论 一 国外声景研究 二 国内声景研究 第四节 环境感知偏好中的视听交互机制 一 视觉特征对声音感知的影响 二 视听交互下的压力恢复效应 第五节 理论盲点分析 第三章 森林公园视听资源的量化调查与实验设计 第一节 总体思路 第二节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第三节 森林公园景观的考察与特征描述 一 基于空间特征的森林公园景观分类 二 森林公园景观的组成要素 第四节 森林声源的考察与分类 第五节 森林公园声景喜好调查的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一 里克特量表与聚类分析 二 语义差异量表与因子分析 三 样本量确定与信效度检验 第六节 基于眼动实验的实验室研究 一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二 基础数据准备 三 研究指标选取及意义 四 样本信息与实验设计 五 信度检验与数据分析 六 实验环境的生态效度检验 第四章 森林旅游者森林公园声景喜好特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梳理 第二节 森林声源喜好特征 一 声源喜好构成 二 声源喜好评价值 第三节 森林声源聚类分析 第四节 森林声环境喜好特征 一 森林声环境喜好描述 二 森林声环境主导感知要素的提取 第五章 森林公园景观类型与声信号类型对感知偏好的综合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