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陈晓明文集:无法终结的现代性

陈晓明文集:无法终结的现代性

  • 字数: 545
  • 出版社: 广东人民
  • 作者: 陈晓明|责编:肖风华//李力夫//肖方//马妮璐
  • 商品条码: 97872181581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可以看作中国文学面对西方挑 战而展开的一段历史,它并不是在世界的现代性进 程之外的“他者”,但确实也有着其自身的显著特 点。本书试图揭示出当代中国文学寻求自身道路的 那种精神状态,即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共通性和 差异性、中国文学创造性融会的文学传统经验与现 代主义的关系、某些激进探索对汉语小说边界的拓 展,探讨那些指向开创、拓展和越界的新的文学经 验,如何体现了文学的当代性等,展现中国文学的 当代境遇,带我们一起思考中国当代文学的去处, 带我们回望历史,面对现实,理解“精神中国”的 真实涵义,肩负使命和担当,重新拓路或坚守。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1977级),后读研究生,其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著有《表意的焦虑》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2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等地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和访问讲学。1992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等辞典。
目录
第一辑 无法终结的现代性——中国文学的当代境遇 导言·无法终结的现代性 无法终结的当代史 文学现代性的两种进向 当代性与中国文学的当代道路 上篇 无法终结 第一章·文学的“当代性” 文学史视野中的当代性 现代性历史中的当代性 文学中的“当代性” 几点总结和遗留的问题 第二章·世界性、浪漫主义与中国小说的道路 文学的世界性意义是否可能? 现代性的源起与转向:浪漫主义文化? 浪漫主义文化根基上的西方小说叙事 中国的现实主义传统与被压抑的浪漫主义 新的开启:浪漫主义在当代的涌动 结语:汉语小说的当下道路与未来面向 第三章·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 城市文学的一般前提辨析 无法建构的他者史,怪影重重 革命对城市的驱魔,乡土的胜利 城市崭露头角,不充分的主体 历史永不终结,城市他者化的延搁 乡土经验及现代性尽头的城市 第四章·现代文学传统与当代作家 引言:现代传统与当代的诡秘关系 伟大传统的展开与变异:从鲁迅到余华 蹊跷的遗忘:书写乡土中国的传统 召回的幽灵:另一种现代性 左翼革命传统在21世纪的复活 结语:传统的被重建与必要性 第五章·重构多元语境中的“精神中国” 重写现代性的文化想象 重建日常生活的人伦情怀 发掘乡村心灵的丰富性 自我经验穿过现实困境 写出生命体验的复杂性 第六章·历史尽头的自觉——新世纪十年的长篇小说 乡土叙事的本真性:回到生活与有质感的现实 反思历史的深刻性:穿透人性与拷问灵魂 艺术的张力:文体意识与叙述意识 回到汉语的写作:融合西方/世界的小说艺术 第七章·新世纪汉语文学的“晚郁时期” “晚期风格”的美学内涵 20世纪的晚期:早衰的“中年写作” 汉语小说在晚郁时期的美学特征 下篇 越界之路 第八章·先锋派的常态化与可能性——关于先锋文学三十年的思考 先锋派的历史源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