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子哲学与宋明理学

朱子哲学与宋明理学

  • 字数: 316
  • 出版社: 复旦大学
  • 作者: 东方朔|责编:方尚芩
  • 商品条码: 97873091658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朱子哲学 和宋明理学的论集,探讨 了柳宗元、罗豫章、胡宏 、张南轩、朱熹、王阳明 、刘宗周等儒学思想家的 道德哲学。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始 终是宋明理学关注的核心 主题之一。建构一种有效 的道德哲学,在理论上既 需要突出“自由意志”,也 需要关注“共同规范”的建 立,前者在为道德之作为 普遍立法确立前提和基础 ,后者则为具共识的共同 规范以及由此而来的共同 责任提供有效的论证和说 明。设若一种道德哲学理 论能够成立,其重要的前 提之一当在于它能够被人 所理解;而一种理论若要 被人所理解,其预设的条 件之一,则必诉诸一些关 于使用语言及传达意义的 共同规则,“以使道德主 体各心灵间具有确定的传 达渠道及人所共识的规范 标准”。道德哲学理论若 要满足自我解释、理论解 释和实践的需要,上述诸 端乃不可或缺。本书所论 虽散,但要旨如上。
作者简介
东方朔(笔名)原名林宏星,1963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儒学、先秦儒学、当代新儒家、荀子思想、朱子的伦理学等,代表性专著有:《刘蕺山哲学研究》《刘宗周评传》《从横渠、明道到阳明——儒家生态伦理的一个侧面》《合理性之寻求——荀子思想研究论集》等。
目录
前言 一、“统合儒释,宣涤疑滞”——以柳宗元为个案的儒、释观的考察 (一)引言 (二)辅时及物,经世致用 (三)阴翳王度,俾人不昏 (四)结语 二、“三代之治在道而不在法”——以豫章《尊尧录》为中心的一种诠释 (一)引言 (二)推明治道 (三)“三代之治在道而不在法” (四)君臣与君民之间 (五)例证与鉴戒的思维 三、“圣人之道,得其体,必得其用”——胡宏哲学的一种了解 (一)问题意识 (二)即物求道 (三)“性也者,天地之所以立” (四)心主乎性,心以成性 四、上达体悟与下学穷理——朱子、南轩仁说之辨所表达的功夫方向 (一)引言 (二)教法指点 (三)求仁之方 (四)“仁在事中” (五)结语 五、“取之有时”与“用之有节 ”——朱熹“宇宙图象”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一)引言 (二)说人、物关系 (三)说“仁”与“生生”概念 (四)说“格物穷理” (五)简短的结语 六、朱子的道德动机及结构——以朱子对《孟子·告子上》的诠释为线索 (一)引言 (二)动机与义内、义外之辩 (三)动机与动机结构 (四)动机结构与动机状态 (五)意愿与欲求 七、“真知必能行”何以可能?——朱子论“真知”的理论特征及其动机效力 (一)引言 (二)何谓“真知”? (三)真知与心肯意肯 (四)真知与动机效力 (五)简短的结语 八、“反其本而推之”——朱子对《孟子·梁惠王上》“推恩”问题的理解 (一)引言 (二)文本与概念解释 (三)朱子的理解 (四)对孟子的扭转? (五)简短的结语 九、“两头明,中间暗”——朱子对象山心学的批评及其蕴含的理论问题 (一)为何是“中间暗”? (二)如何是“中间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