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山西长子崇庆寺宋塑造像艺术和信仰研究

山西长子崇庆寺宋塑造像艺术和信仰研究

  • 字数: 18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丽雯|责编:王正英
  • 商品条码: 97875227099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山西长子崇庆寺三大士 殿内的彩塑遗存是我国北宋 佛教造像中重要的实证代表 。本书以实地考察和相关文 献资料为据,形成了较为完 备的图像采集、数据测量、 线图绘制、碑文考证等第一 手资料;探析和考辨了“三 大士”与十八罗汉群像题材 组合的造像思想来源和信仰 转化;分析了崇庆寺宋塑的 世俗化艺术特征和罗汉像“ 温润含蓄气象”的时代审美 意蕴。长子崇庆寺宋塑造像 乃至山西北宋佛教造像艺术 ,充分反映了北宋儒家思想 的深刻影响,集中体现了佛 教宗派之间,佛、儒、道之 间圆融的美学思想,传达了 佛教“觉悟人格”和与儒家“ 共同治世”的人生审美理想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 专业的学术精神进行研究, 旨在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传 统艺术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王丽雯,女,1975年生于山西柳林。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史论专业讲师、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价值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难点 第一章 崇庆寺宋塑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崇庆寺宋塑的时代背景 一 北宋经济文化空前发展 二 北宋理学美学思潮和禅宗美学思潮彼此递嬗 第二节 崇庆寺宋塑的地域背景 一 北宋前期山西战事纷争 二 北宋中后期山西宗教艺术繁荣 第二章 崇庆寺宋塑考 第一节 三大士殿宋塑造像与建筑空间 一 彩塑造像时间考 二 彩塑与三大士殿 第二节 三大士殿宋塑 一 明间彩塑 二 北次间彩塑 三 南次间彩塑 第三章 三大士殿宋塑的造像组合样式及其信仰转化 第一节 走下神坛的三圣——“三大士”组合样式和信仰考辨 一 “华严三圣”组合样式及其信仰 二 观音菩萨和“三大士”组合样式及其信仰 第二节 现世福报的宣扬——十八罗汉信仰和造像探源 一 十八罗汉信仰的思想渊源 二 十八罗汉造像溯源 第三节 三大士和十八罗汉配置组合的信仰变化 一 三大士与十八罗汉配置组合的信仰转变 二 菩萨与罗汉配置组合的类型及其信仰 第四章 三大士殿宋塑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对称平衡的排列布局 一 彩塑在建筑空间中的位置和体量变化 二 彩塑排列组合中的对称与平衡 第二节 精致典雅的写实造型 一 秀丽典雅的菩萨造像 二 精致写实的罗汉造像 第三节 与晋城青莲寺、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造像比较 一 与晋城青莲寺观音阁十六罗汉像比较 二 与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罗汉像比较 第五章 崇庆寺宋塑的美学意蕴及其美学价值 第一节 崇庆寺宋塑的美学意蕴 一 题材组合样式中均衡平等的审美理想 二 世俗化形象塑造中“温润含蓄气象”的审美意蕴 三 人间情境营造中因象生境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崇庆寺宋塑是北宋佛儒圆融美学思想的再现 一 佛教宗派之间和乐圆融的美学思想 二 佛教与儒家不同阶层圆融的美学思想 三 三大士殿偶像崇拜中“觉悟人格”和与儒“同归于治”的人生理想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