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如何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如何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中国工人
  • 作者: 夏德仁,迟福林,唐立新
  • 商品条码: 97875008806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安全与发展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推进东北振兴的主要目标。从现实看,统筹东北地区安全与发展,需要在东北经济一体化中寻求新动力,实现新突破,并由此提升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能力。
作者简介
夏德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辽宁省副省长,大连市市长,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等职。发表《我国当前金融体系面临的潜在危机及其对策》《关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银行债权问题的研究》《关于健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探讨》《通货膨胀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关于高储蓄的理性思考与政策建议》等1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金融综论》《货币银行学》《经济发展与货币供应》《西方经济学》《振兴的轨迹》等10余部专著和教材。 迟福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山东、海南等地方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 多年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共出版中英文专著四十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八百余篇,形成研究报告七十余部,提交了大量政策建议报告,在决策和实践层面产生积极影响。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5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唐立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东北大学控制科学工程(自动化)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软件首席设计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协优化算法与软件决策咨询首席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兼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
目录
序言一 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夏德仁 序言二 以统筹安全与发展为目标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迟福林 第一篇 高水平开放:形成东北振兴新动力 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重点—夏德仁 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东北对外开放—江泽林 对东北振兴和东北对外开放的几点认识—宋晓梧 以高水平开放形成东北振兴新动力—迟福林 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扩大开放的思考与建议—李 凯 对新发展阶段东北扩大开放新优势的思考—笪志刚 在世界制造业变局中东北应抓住发展机遇—陈文玲 全球产业链重塑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王一鸣 中日韩三国合作的领域展望—吉野直行 专家观点综述 第二篇 “十四五”: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遵循规律科学认识振兴东北经济发展成效和振兴要求—范恒山 抓住扩大内需机遇,谋划带动东北振兴的重大项目—郑新立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东北全面振兴—迟福林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张占斌 新视角、新思路、综合改革三方面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曹远征 寻求东北振兴治本之策—田雪原 “ 十四五” 如何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李 凯 “ 十四五” 东北地区在融入“ 双循环”中重塑新优势—丁晓燕 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东北振兴的几点思考与建议—笪志刚 专家观点综述 第三篇 市场化动力: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 东北振兴要充分释放市场化改革的动力—彭森 从改革入手为东北振兴注入新活力—郑新立 新理念、新国企、新建议—陈永杰 论东北振兴“ 新突破” 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常修泽 改变、优化东北经济生态—刘尚希 重新发现优势: 换一种眼光看东北振兴—刘威 疫情冲击下的东北经济一体化—迟福林 从产业和人口的角度看东北振兴—卓贤 当好东北振兴发展排头兵—谢峰 辽宁的智能化道路与对策—赵继 专家观点综述 第四篇 双循环格局:推动东北经济转型升级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东北新旧动能转换—王一鸣 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振兴东北经济的主攻方向—范恒山 深度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银温泉 从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看东北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径—陈永杰 构建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开放式格局—赵继 “ 双循环” 格局下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姜晓秋 疫情下东北振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与思考—笪志刚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姜晓秋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纪玉山 关于推进辽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赵继 专家观点综述 第五篇 区域合作:全面释放东北地区潜能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东北全面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迟福林 东北亚区域供应链优化调整的方向和路径—赵晋平 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机遇与政策—霍建国 全面释放东北地区向东北亚的开放潜能—李凯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愿景与现实—于洪君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迟福林 推动新形势下东北亚合作的思考—张蕴岭 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推动大东北全面振兴—于洪君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丰田正和 后疫情时期加快东北亚经济复苏—安忠荣 争取实现中俄东北-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新突破—张飞 专家观点综述 附 录 以统筹安全与发展为目标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16 条建议 努力实现中俄东北-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新突破的8条建议 抓住RCEP 机遇,在深化中日韩合作中推进东北振兴的15 条建议 优化调整东北国有经济布局20 条建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