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民美好生活实践探索 ——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研究

人民美好生活实践探索 ——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研究

  • 字数: 25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于天宇|责编:宋淑洁
  • 商品条码: 97875228151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内容由五部分构成,是本人国家社科 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出发点,阐 释人类需要与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关系,以新时代人民群 众美好生活视域下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为主要研究对 象。通过对比传统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区别,围 绕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与必然前提 ,阐述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当代价值与实践意义。从而推 导出新时代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历史必然,并在此 基础上,探寻其实践路径。 一、第一章,从新时代社会主义的语境回答了人 类应如何存在,从物质性、精神性、生态性阐明了美好 生活的规定,从客观物质基础把握了实现美好生活不仅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要协调好生产与生活、 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 产力生态化跃迁之路。从总体上阐释了人民美好生活的 思想来源与价值归旨。 二、第二章,通过对比传统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 的本质区别。对传统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在特征、内涵 、目的、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有效地证明了生态生 产力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并为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 价值、意义及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完成提供理论依据 。 三、第三章,以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为切入点,以 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从学理层面深入探索生产力跃迁 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揭示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与 人民美好生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总体上论证了生产 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理论内涵和逻辑必然。 四、第四章,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分析,揭示资本的生产力的发展边 界制约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阐明了人类美好生活需要 的满足要依托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对价值增殖的渴望虽 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却在实践中遮蔽了人民的美好 生活需要的价值旨归。侧面论证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方 式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五、第五章,深入探索了社会主义生态生产力的 发展路径、原则和意义,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新时代生态生产力的构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发 展的新要求,将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具 体现实问题相结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建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及生态问题的改善提 供方法。
目录
第一章 人民美好生活的理念创新与价值规定 第一节 人民美好生活:对存在语境的政治表征 第二节 人民美好生活的三重规定 第三节 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条件 第二章 生产力生态化发展的实践智慧与跃迁逻辑 第一节 传统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 生态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理论超越 第三节 生态生产力对生产力发展潜力的高质释放 第三章 生态生产力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凸显与现实满足 第一节 马克思需要理论对生态问题成因的本质剖析 第二节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规律揭示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化跃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旨因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遮蔽与实践背离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桎梏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加速异化人的真实需要 第三节 资本增殖逻辑背离人的生存发展逻辑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力生态化跃迁发展的文明形态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原则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