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后语言哲学之路/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丛书

后语言哲学之路/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丛书

  • 字数: 288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钱冠连|主编:徐真华
  • 商品条码: 978754463875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由钱冠连著,徐真华主编的《后语言哲学之 路》上篇共5篇论文,显示了“(中国)后语言哲学四 原则”指导下的语言哲学的模式,是作者与中国外语 界的同行们共同对西方语言哲学两个传统的发展与创 造。下篇共15篇论文,一半是对西方语言哲学两个传 统(即分析哲学传统与欧陆阐释传统)的评述与梳理, 一半是对西方传统的批评与发展。这一工作在客观上 成了中国后语言哲学崛起之前的历史背景。全书围绕 着(中国)后语言哲学的四原则展开,即:(1)吸取西 语哲的营养;(2)从日常社会生活中挖掘出新的语言 哲学问题;(3)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从词语分析(形而 下)找入口以及从世界与人的道理(形而上)找出口; (4)重视汉语语境,实现西语哲本土化。
作者简介
钱冠连,男,生于1939年,湖北仙桃市沙湖镇人。1962年毕业于华中师大外语系,1992~1993年在国际语用学会研究中心(设于比利时安特卫大学)任合作研究员。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现代外语》副主编。主要学术团体兼职:中国英汉语比较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现任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教授西方语言哲学课程。 主攻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西方语言哲学、语用学。专著有:《美学语言学》、《汉语文化语用学》与《语言全息论》。 享受国家教委特殊津贴。 目前正在做的工作是:受聘为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汉语新兴语言学学科丛书(国外语言学理论化入汉语工程)”主编。又被清华大学Tsinghua English系列教材研究中心聘为顾问。正主持2001年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语言:最后的家园——嵌入程式性行为的话语研究”。
目录
序言 作序 导言 上篇 语言哲学 Ⅰ.论反合及其语言踪迹 第一部分:论反合 1.0导言:面对同一对象的五种命名 1.1老子之道:冲气以为和 1.2黑格尔“辩证法”:“正一反一合题” 1.3辩证唯物主义:事物发展的三原理 1.4冯友兰:“仇必和(而解)” 1.5钱锺书:“违者谐而反者合” 1.6“反合” 1.6.0“[常]反合”与“[哲]反合”区别 1.6.1老道“正反合”与《金刚经》推理句式的启示 1.6.2“反合”与其他五者联通 1.6.3重视词语处理 1.6.4“反合”的方便:术语索引之力 1.6.5“反合”的独特涵义 第二部分:反合式语迹 2.1音(与)声相和:语言中根本的反合 2.2汉语两端字与外语两端词 2.3反合式字组与词组 2.4两个并列的半句(对联) 全文讨论与结论 Ⅱ.on opposite—accovd and Its Lingujstic Traces 1.The Opposite一Accord(OA)Theory 2.Some OA—type Linguistic Traces 3.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Appendix:The inspiration from“construction—destruction—accord”in Daoism and from inferences in the Diamond Sutra(金刚经) Ⅲ.模糊指称:无穷递增和无穷递减的跨界状 1.蒯恩处理模糊性词语的思路 2.无穷递增和无穷递减的跨界状 3.抓嫌疑犯假想实验 4.结论:无穷递增和无穷递减的跨界状两点启示 Ⅳ.论人自称与物被称的数目的巨大不对称 1.导言:本文的理论取向 2.正文 Ⅴ.论扩展式工具性语言 1.理论源头:真值的语义理论 2.工具性语言的扩展式 3.工具性语言扩展式运用的三条规律及其意义 4.结论 下篇 关于语言哲学 Ⅰ.From the Classicai Analyt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the West to the Post-analyt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Cllina 1.Theoretical surroundings 2.The post—analytic philosophy in China 3.The othel colorful styles keeping pace with PAPL in the World of FLS at home 4.The revised tenets Of PAPL Ⅱ哲学轨道上的语言研究(上) 1.西方哲学轨道上的语言研究的三个含义 2.语言学帮助哲学家的三个方面 3.西哲的具体语言项目课题里的哲学解读 Ⅲ.哲学轨道上的语言研究(下) 1.言语行为与哲学家 2.隐喻与哲学家 3.语言的性质与哲学家 4.语用学与哲学家 5.我国一些语言学家对西哲语言研究的动机困惑不解、对其研究成果解读不明的症结 Ⅳ.不当交际工具使用的语言 1.对作为定义的语言工具论的批评 2.梳理:不当工具使用的语言在做什么呢? Ⅴ.语用学的哲学渊源 Ⅵ.中西哲学的不同语言走向 Ⅶ.西方语言哲学三个问题的梳理 1.梳理的必要与由头 2.在“分析哲学”的题目下,说的是“语言哲学” 3.在“语言哲学”这个题目下,说了些什么? 4.两个术语是同指:Philosophy of Language术语正式启用在后 5.结论 6.留下一点疑问 Ⅷ.学派与学派意识 1.西方语言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学派的简要回顾 2.中西语言学的学派与流派 3.关于学派的思考 4.一个舆论调查 Ⅸ.证伪论与语言研究 1.讨论证伪论的现实由头 2.什么是证伪论? 3.证伪论为何长于重大的理论创造? 4.证伪论尤其对中国语言学家具有重大意义 5.小结 Ⅹ.证伪法的改造与语言研究 1.证伪论的内容简介 2.证伪论的进取精神与重大缺陷 3.两个“证伪法最简模型”及其要点 4.结j仑 Ⅺ.语言哲学修辞论:一个猜想 1.一种哲学活动 2.一个猜想 3.等待证伪 4.这个猜想的启示 Ⅻ.语言哲学翻译论 1.引言 2.理论源头:真值的语义理论 3.从工具性语言的扩展式到语言哲学翻译论 4.讨论 5.结论 ⅩⅢ.西语哲在中国:一种可能的发展之路 1.什么是西方语言哲学? 2.西语哲在西方:过去与当前 3.西语哲在中国:不远的过去与当前 4.西语哲在中国:寻找一种可能有效的发展之路 5.结论 ⅩⅣ.Introducing Philosophy 0f I,anguage to Chinese Learners:A Dialogue 1.The Pregnancy Of“the Linguistic Turn” 2.A Misunderstanding Of“in—Linguistic-Terms” 3.The Perplexities for Chinese Leamers Of the PL 4.From“Analytic:Philosophy”to“Philosophy of Language” 5.Philosophy OfLanguage in a Broad Sense 6.What Chinese Lealaaers Should Lean from the PL Nowadays 7.The Conclusion:Wisdom Is Evergreen ⅩⅤ.从西语哲的经典问题到后语言哲学 1.两种传统的西方语言哲学 2.分析传统的语言哲学的至少41个经典问题 3.西语哲的后语言哲学:实践与开拓 钱冠连学术著述目录 本书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