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家庭美德:儒家与西方关于儿童成长的观念

家庭美德:儒家与西方关于儿童成长的观念

  • 字数: 243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美)柯爱莲|责编:肖春茂|总主编:吴根友//万百安|译者:刘旭
  • 商品条码: 978754732075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吴根友 万 百安 主编)之一。 本书阐述了亲子关系在婴幼儿道德发展中的关 键作用。在从古希腊和中国哲学家到当代女性主义 关怀伦理学、依恋理论和循证理论的工作基础上, 作者柯爱莲教授提出了一种加强家庭和儿童性格的 有效方法,并呈现了早期儒家思想家是如何认为, 我们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发展起来的一般性的道德情 感构成了几乎所有美德的基础,而亲子关系正是这 种成长的主要背景。她将这些观点与有关幼儿的科 学著作结合起来,展示了西方心理学如何加强和更 新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本书还展示了儒家哲人如 何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积极的社会和政治变革,特别 是在带薪育儿假、母乳喂养倡议、婚姻咨询和家庭 治疗等领域的革新。
目录
总序 中译本序言 致谢 导论 第一部分 早期儒家思想家对亲子关系、童年早期和道德培养有何看法? 第一章 儒家古典哲学中的道德培养、孝道与美好社会 第二章 婴儿、童年早期与早期儒学中的道德培养 第二部分 与西方哲学史上的观点相比,早期儒学关于亲子关系、儿童和道德培养的观点有何不同? 第三章 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家长、儿童与道德培养 第四章 女性主义与儒家视域中的父母、儿童与道德培养 第三部分 为什么儒家关于亲子关系、儿童和道德培养之间关系的观点值得认真考虑,它们对我们理解这些领域有什么贡献 第五章 童年早期发展与父母、儿童和道德培养的循证方法 第六章 实践人文:儒家关于社会和政策变革的资源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