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 字数: 317
  • 出版社: 长春
  • 作者: 赵永春|责编:孙振波|总主编:姜维公
  • 商品条码: 97875445692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中国古代“天 下”“中国”观进行探讨和研 究,认为在中国古代传统文 化中,“天下”主要有广义的 用来指称世界,中义的用来 指称九州、四海,狭义的用 来指称王朝国家三种含义; ”中国”主要有广义的用来指 称九州、四海,中义的用来 指称王朝国家,狭义的用来 指称华夏汉族和中原地区三 种含义。中国古代,“天下” 等于世界的观念,较少有人 采信和应用,“天下”就成了 一个等同于广义和中义“中 国”的概念。“中国”一词含 义虽然很多,但主要是用来 指称王朝国家(包括以少数 民族为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国 家),并非是一个仅仅指称 华夏汉族和中原地区的概念 ,而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概 念。
目录
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多民族的“中国”:中国古代的“中国”观 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 ——试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及其疆域的形成 中国历史不应等同于汉民族发展史 继承性中国:从后人看“中国”中认识“中国” 最早的“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的“中国”观 多民族“中国”的构建:司马迁《史记》的“中国”观 试论辽人的“中国”观 试论金人的“中国观” 金人的中国历史认同:以《大金德运图说》为中心的讨论 辽宋夏金时期“中国”认同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探索与反思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