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食品生态加工研究与展望

食品生态加工研究与展望

  • 字数: 441
  • 出版社: 龙门书局
  • 作者: 王守伟//臧明伍//林洪//谢刚//赵晓燕|责编:吴卓晶
  • 商品条码: 97875088631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2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结当前食品加 工发展趋势与挑战的基础上 ,提出食品生态加工的概念 与内涵,并系统梳理了全球 食品生态加工从朴素萌芽到 规范化发展再到多元化发展 的历史逻辑。本书以资源友 好、环境友好与健康友好为 核心,围绕食品原料生态减 损技术、食品生态加工共性 关键技术、食品加工副产物 的生态加工、食品生态包装 、食品营养与安全五大视角 ,全面阐述了食品生态加工 技术在粮食谷物、果蔬、畜 禽肉和水产品加工中的研究 进展及实践应用。本书还介 绍了国内外食品生态工业园 建设及实践进展,分析了我 国食品生态加工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建议,为推动我国食 品生态加工进程、践行生态 文明建设提供指导。 本书可供食品相关政府 工作人员、科研院所研究人 员、高等院校师生和企业管 理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食品生态加工概述 1.1 食品生态加工 1.1.1 概述 1.1.2 食品生态加工概念与特征 1.1.3 食品生态加工与生态农业的关系 1.2 食品生态加工的发展历程 1.2.1 食品生态加工的朴素萌芽和形成阶段(史前时代~20世纪40年代) 1.2.2 食品生态加工的规范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 1.2.3 食品生态加工的多元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1.3 食品生态加工典型模式与经验 1.3.1 食品生态加工典型模式 1.3.2 国外食品生态加工发展经验借鉴 第2章 食品原料生态减损技术 2.1 食品原料采后损耗 2.1.1 概述 2.1.2 食品原料采后损耗机理 2.1.3 食品原料采后损耗对生态的影响 2.2 食品原料采后(屠宰)生态减损技术 2.2.1 概述 2.2.2 粮食谷物采后减损技术 2.2.3 果蔬采后减损技术 2.2.4 畜禽屠宰减损技术 2.2.5 水产品减损技术 2.3 食品原料生态贮运保鲜技术 2.3.1 食用原料生态贮藏保鲜技术 2.3.2 食品原料生态运输保鲜技术 第3章 食品生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 3.1 食品生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概述 3.1.1 国内外食品生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3.1.2 食品生态加工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 3.2 食品高值化利用技术 3.2.1 概述 3.2.2 粮食谷物高值化利用技术 3.2.3 果蔬高值化利用技术 3.2.4 畜禽肉类高值化利用技术 3.2.5 水产品高值化利用技术 3.3 天然来源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制造技术 3.3.1 概述 3.3.2 天然食品添加剂提取技术 3.3.3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生物制造技术 3.3.4 功能强化与稳态化技术 3.4 食品最少加工技术 3.4.1 概述 3.4.2 生态杀菌技术 3.4.3 生态干燥技术 3.4.4 加工新技术 3.5 食品生物制造技术 3.5.1 概述 3.5.2 粮食谷物生物制造技术 3.5.3 果蔬食品生物制造技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