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文澜学术文库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文澜学术文库

  • 字数: 16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徐锐|责编:张潜
  • 商品条码: 97875227117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湖北垄上传媒 这一电视媒体与现代农业跨 界融合的创新示范为个案, 从媒体平台理论切入,围绕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展 历程与现实图景-农村公共 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 型动因-农村公共服务中电 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路径-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构成 方式-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 的运行机制-农村公共服务 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困 境与出路”展开研究。电视 媒体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品牌 公信力,转型为与现代农业 跨界融合的服务“三农”的新 媒体平台,从而实现农业产 业链上中下游需求与供给的 精准对接,提升农村广播电 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简介
徐锐,女,(1982.7—),湖北宜昌人。201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获得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系主任。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一项,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编辑之友》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 第一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一 初步形成阶段(1949年至1982年) 二 起步发展阶段(1983年至1997年) 三 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2012年) 四 转型升级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现实图景 一 传输覆盖: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 内容服务:供应不足与错位 三 财政保障:经费来源不充足 第二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动因 第一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变革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角色: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 二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服务:目标是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 三 以“乡村文化重振”为核心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第二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困境突围 一 重塑农民主体地位 二 突破单一收入模式 三 深化电视融合转型 第三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功能拓展 一 加强资源整合 二 沉淀用户数据 三 提供多元服务 第三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路径 第一节 转型第一步:从“垄上栏目”到“垄上频道” 一 打造王牌对农栏目强化品牌公信力 二 建立品牌栏目集群实现频道专业化 三 搭建对农话语平台激活用户生产内容 第二节 转型第二步:从“频道经营”到“产业运营” 一 借势“三农”活动强化品牌吸附力 二 开发互联网产品拓展媒体渠道 三 构建以“垄上行”品牌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链 第三节 转型第三步:从“对农媒体”到“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 一 “媒体平台”与“双边市场”的属性 二 垄上频道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三 垄上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 第四章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构成方式 第一节 平台的相关概念 一 平台理论溯源 二 平台及媒介平台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基本特性 一 电视基因的媒体属性 二 平台基因的服务属性 三 互联网基因的技术属性 第三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相关角色 一 平台运营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