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归义军史研究(中华学术丛书)

归义军史研究(中华学术丛书)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荣新江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25699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中华学术丛书》题为“归义军史研究”,副题为“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确切地讲是对九世纪后半期至十一世纪前期将近二百年间的以敦煌为中心的西北历史的研究。从中原王朝的分期来讲,归义军跨越了晚唐、五代、宋初三个时段;从地域上来说,其领地涉及河西与西域。正是由于归义军处在中原王朝之“王命所不及”的西北一隅,所以在偏重记载中原历史的传统史料中对其语焉不详,《新唐书》和两《五代史》将之附在《吐蕃传》中,《宋会要》和《宋史》则列入《蕃夷》和《外国传》,所记皆极为简单。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大约1002年以后不久所封闭的藏经洞,洞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佛典、四部书和公私文书,年代虽说是从五世纪初到十一世纪初,但各个时代写本的多少比重不同,时间越晚,材料越多;而且文书的内涵也因时代不同而多少不等,时间越后,世俗文书越多,换句话说,就是有关归义军的史料多。   归义军在唐朝是一个边远的藩镇,五代、宋初则成为实际的外邦,这是归义军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性之一。传统的史书都是以中央王朝为主线而加以记录的,所记多是帝王将相的事迹。敦煌文书中的归义军史料,提供给我们研究唐代地方史的多方面资料,而且,从节度使到一般民众,都有丰富多彩的文献可供研究。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文书,包括许多传世史料所没有的胡语文书,还记录了当地和周边的各民族的情况,更为珍贵。可以说,归义军史料提供了我们做历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出发点,也提供给我们研究历史的新视角,《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中华学术丛书》揭示的归义军与甘州回鹊、西州回鹊之间的战争和文化交往史事,就是传统史料所不及的地方。
作者简介
  荣新江,1960年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5年留校任教,现为北大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敦煌学、中外关系史,着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敦煌学新论》、《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辨伪与存真——敦煌学论集》、《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合着《于阗史丛考》、《于阗与敦煌》,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粟特人在中国》、《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及《唐研究》(1-20卷)。
目录
序(季羡林) 前言 第一章 归义军大事纪年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归义军大事纪年 第二节 敦煌地区的改元与纪年 第二章 归义军历任节度使的卒立世系与称号 第一节 张议潮(851-867) 第二节 张淮深(867-890) 第三节 张淮鼎(890-892) 第四节 索勋(892-894) 第五节 张承奉(894-910) 第六节 曹仁贵(议金)(914-935) 第七节 曹元德(935-939) 第八节 曹元深(939-944) 第九节 曹元忠(944-974) 第十节 曹延恭(974-976) 第十一节 曹延禄(976-1002) 结语 第三章 归义军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从沙州起义到收复凉州 第二节 唐朝的河陇经营及其与张议潮的矛盾 第三节 归义军势力臻于极盛和唐朝的措置 第四章 张淮深代守归义及其与唐中央朝廷之关系 第一节 P.2044 V《文范》记事考辨 第二节 史籍中“河西”概念的演变 第三节 张淮深与唐朝之关系 第五章 李氏家族执政始末 第一节 《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所记灭索勋事 第二节 长史、司马实掌政权 第三节 李氏家族由盛而衰 第六章 金山国的建立与灭亡 第一节 建国年代 第二节 建国时的内外形势 第三节 与甘州回鹊的战争 第七章 曹议金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基础 第一节 由曹仁裕(良才)事迹证曹仁贵即曹议金 第二节 曹议金的通使后梁与莫高窟第98窟的 兴建 第三节 从第98窟供养人题记看曹氏政权基础 第八章 曹氏归义军与中原的文化交往 第一节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传人敦煌 第二节 “新样文殊”像的来历 第三节 五台山文殊信仰的西渐 第九章 归义军时代的敦煌佛教与佛教界 第一节 归义军佛教的来源 第二节 九、十世纪敦煌佛教的盛衰 第三节 河西都僧统的在位年代 第十章 归义军与甘州回鹃之关系 第一节 张氏归义军与河西回鹊的争斗 第二节 曹议金与回鹃的联姻及其亲征甘州之役 第三节 归义军与甘州回鹊的交往及其通使中原 第十一章 归义军与西州回鹘之关系 第一节 回鹃西迁后天山东部的形势 第二节 伊州的易手 第三节 金山国的努力与失败 第四节 曹氏归义军与西州回鹤的文化交往 附录 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 本书所引敦煌文献编号索引 再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