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百年求索:演进与跃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回国民教育体系

百年求索:演进与跃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回国民教育体系

  • 字数: 197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编者:张志勇|责编:王鑫鑫
  • 商品条码: 978710116025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稿内容来自2019年春节在北京中法大学旧址 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山东地方必修课程研 讨对话会,集合百年间不同角度关于经典的话题与 国家政策的导向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大家 围绕“读经”与“废经”问题进行的政治、思想上 的论争。第二部分是参与对话会的专家学者们的发 言。主要围绕山东设置传统文化必修课的实践讨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回国民教育体系的可行性与重 大意义。第三部分是专家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教育的原因 、路径和存在问题,以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 思想的研究。这三部分,从现实到历史,从实践到 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体系进行 了全面思考与深入探讨。
目录
思想论争:教育大家的“读经”与“废经”之辩 读经当积极提倡(节选) 致教育总长范静生书(节选) 学校读经问题(节选) 十四年的“读经” 读经 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 论学校读经 关于读经问题 论读经有利而无弊(节选) 读经平议 经为常道不可不读(节选) 理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应在中小学设置中华文化课 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纳入国家课程 儒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与三大愿景(节选) 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向、问题与路径选择(节选) 关于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解读 论诚信教育中的三个“结点”(节选)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次第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与当代书院的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建议 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回中小学必修课 百年之变:中国文化传承体系的颠覆与重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意义 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山东地方必修课程的启示 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文化兴衰 教育有责 轮回与超越:儒家经典教育的百年之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山东必须走在前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存 经典要重新回归教育体系 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中小学必修课 传统文化课程应成为中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 学习传统文化与坚守现代原则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写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编写应借鉴的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 多元与整合: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取向 国学教育的回归与创新——从山东省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谈起 后记:沉淀教育真金于时间长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